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141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彤  王林 《经济与管理》2005,19(1):61-65
本文主要从四川民营企业的外部视角,即从影响其融资结构形成的政府和金融中介组织的行为优化角度,分析探讨政府与金融机构在四川民营企业扩大融资渠道、调整融资方式和克服融资障碍方面所能提供的支持服务,以及在营造有利于改善四川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的外部环境方面的努力方向与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与东盟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的核心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梁奎 《价值工程》2006,25(9):14-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四川如何抓住机遇,携手东盟,共谋发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产业内贸易的视角来观察四川与东盟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四川与东盟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的核心因素,提出了区位条件、产品差异化、需求相似、区域经济协作和规模经济可以提升四川与东盟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水平,双方可以在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下,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
从水污染、空气污染、废弃物排放水平、资源利用率、资源消耗与产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资源与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压力,探讨了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闭环、操作层次、实践层次、技术层次方面的思路,提出了以开发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生态城市、建立资源恢复与再生系统以及脱硫技术体系等为重点内容的四川省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川渝在全国经济发展中都处于一种提高的势头,但重庆直辖后的总体发展状况要好于四川.重庆、四川的经济发展各有特点,如:四川在经济指标的总量上较重庆有明显优势,重庆在人均经济指标方面较四川有明显优势.川渝地区的许多指标在西部都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但在全国却只占了6%左右,同时川渝地区的进出口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川渝应加强合作,优劣互补,使劣势通过合作而变为优势、优势通过联手变得更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粤浙管道工程的特点,在对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的管材采购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管材标准制定、供应商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及科学管理的角度,对采购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管材采购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川省玉米产业转型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国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也逐步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其中玉米产业面临的矛盾尤为突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的首要任务。四川既是全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也是玉米消费大省,如何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还有待于思考。[方法]文章从供需平衡、供给结构、供给效益和供给效率4个角度分析了四川玉米产业供给侧的特征,同时从要素供给、社会化服务和产业链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四川玉米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变化,从口粮消费为主转变为以饲料、工业加工消费为主;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饲用作物需求量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明显,玉米育种成就突出。[结论]提出从优化品种结构、推行种养循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产业链等方面推进四川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战略转型、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作为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是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有着丰厚的农业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当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四川农民就业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规划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农业资源优势,为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首先介绍了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等;进而对四川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建四川省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组织化经营模式,探讨了四川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8.
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矿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在分析了研究区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油气开发和固体矿产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结合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例研究,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的绿色循环开发策略与建议:完整的矿山环境法规是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的根本保障;完善的规划和严格的环境评价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第一要务;推进矿山相关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矿产开发利用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途径,最终使得四川秦巴山区矿业在促进经济腾飞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秦巴山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近几年得到了一定发展。简述了四川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滞后、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方式粗放、质量安全隐患高等问题,这些因素成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提出了以集群模式来规划发展产业,增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思路,并从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提出了26个单项指标,在区县层面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居住建设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分较低,生态环境因素得分较高。评价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后续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