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9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22.
西部大开发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已成为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场始于新世纪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作为经济领域最富有活力、整体素质最高的群体,正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3.
<正>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把政企分开作为契入点,这对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但政企分开是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不可能完全政企分开,政企分开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从改革的实际出发,重新界定国有企业,把需要政企分开的企业分流出去,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一、“政企分开”提出的背景及主要涵义 “政企分开”是改革初期在批判旧体制弊端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这种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一是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企业所有权合一。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政府一方面可以用行政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所有者的职能,如以行政任命的方式安排企业领导人,靠行政批文进行投资决策,用国家税收和其他凭借国家权力组织的收入安排企业投资,配置国有资源等;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所有者身份履行行政职能,比如指令企业承担一部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应由政府办理的事务,集中企业折旧基金和投资利润用于行政性开支等。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对不同抽样方法下抽样方差计算公式的导出与比较,认为抽样中应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取决于两个参数:异方差测度r和回归截距项а,并提出了这两个参数的事前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5.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改革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激励不足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研究表明,证券公司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拥有证券公司的所有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券商必须探索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股权激励方式。从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是可行的。在激励机制的实际方案设计上,可考虑对管理层主要实行股权激励,对员工实施持股计划。  相似文献   
26.
何诚颖 《新经济》2004,(7):38-41
中小企业板曾被认为是科技板的化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天堂。然而,自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正式启动以来,我们发现,能够现身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27.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来华投资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新动向是购并国有企业。这种做法发展很快,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已经和可能给我国国有资产保护带来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警惕:外资购并国企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我国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改造为法人公司,可以进行产权转让,使外资购并国有企业有了合法条件。同时,不少国有企业即使是利税大户,效益很好,却面临资金紧张的困难局面,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对利用外资热情很高,又给外资的进入带来了机会。正是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外资购并国有企业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迅猛发展。 1992年香港中策公司从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起至1994年底,在大陆成片、成行业地购并国有企业百余家,造成令国人震惊的“中策现象”。此波稍息,1995年8月外资购并上市公司又掀波澜,继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联合购入“北京北旅”4002万股法入股之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又签约认购占“江铃汽车”总股本20%的B股,今年1月25日“四川广华”又正式公布将其3500万股国有股以每股2.1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公司,创1996年外资购并上市公司先例。  相似文献   
28.
何诚颖 《特区经济》1996,(11):21-23
<正>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各经济特区应选择何种发展模式,这是各特区亟待总结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一、特区现行经济模式的总结和评价我国经济特区是借鉴世界各国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办的.世界各国经济特区的经济模式众多,特色迥异,但是根据其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型、出口加工型和综合型三种主要类型.自由贸易型以减免税为主要的优惠政策,吸收外商、外资、外轮和各种商品,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兼营出口加工业务,是一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流通型特区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9.
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产权制度和运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对入股证券公司方面的各种非国民待遇问题会逐步加以解决,而且中国加入WTO之后,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也是迟早的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参与证券市场竞争不可避免,而一旦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进入,其财产组织制度和运作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心要进行创新性探讨。……  相似文献   
30.
何诚颖 《特区经济》2002,(11):44-49
<正> 深圳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发源地,一些股票更曾是股票市场的龙头,但经过近10年的市场磨砺,深圳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失去往日风采,过早地显现疲态。而有同样过程的上海,这几年在上市公司重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圳应借鉴上海重组上市公司的经验,运用崭新的资产重组模式,战略性重组深圳市的上市公司,改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增强融资能力,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