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60篇
计划管理   366篇
经济学   232篇
综合类   289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184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形,《劳动合同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这一权利。本文从概念、特征、形态、法律效果以及立法意义等方面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总结,明确肯定了法律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现实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62.
运用寡头市场中的古诺模型来试图构建银行市场的竞争模型,分析市场变化的影响,找出银行业在各行业竞争中的最佳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我国银行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在银行市场行为方面提出正确应对外资银行的介入、积极维护存贷款市场业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63.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4.
目前高职学报面临着出版时滞长、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狭窄、稿源质量堪忧、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弱等一系列发展瓶颈。在数字出版的浪潮下,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期刊数字平台建设经验,整合办刊资源,立足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建设自身的数字化平台,可成为高职学报突破发展瓶颈,赢得发展机遇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5.
今后一定时期,广西总体上从传统家庭养老向现代社会化养老过渡将是大势所趋。应该在推广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居家养老加社区服务方式的同时,结合广西区情,参考区内外的经验做法,从四个方面采取更新的对策手段:政策更新——加强政府在社会养老方面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服务更新——建立新型职业化与义务化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体系;产业更新——从四个主要层面发展"银发产业";观念更新——倡导适应新形势的养老新观念。  相似文献   
66.
错误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学习者所掌握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从错误分类入手,对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进行测试并进行错误分析,在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感,在课堂训练中抓住重点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7.
盈余透明度作为企业盈余质量是否有效传递的关键,连接着资本市场与企业。在未来更加市场化的股票发行注册制下,盈余信息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盈余透明度的提高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但盈余透明度提高在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能否给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好处呢?本文以我国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盈余透明度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找出盈余透明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证明提高企业盈余透明度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既是机会主义行为防治的有效手段,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助推因素。  相似文献   
68.
为能够定量评估、优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基 于虚拟现实技术,改进传统的BIB-LCJ法和SD法,采用主成 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筛选出植物群落丰富度、色彩对比度、季相 特征、植物配置模式、植被多样性和林冠线变化6项显著视觉 特征要素,形成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的植物景观规 划设计方案评价与修正方法。并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对方案视觉质量进行评价,实验过程证明 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9.
环境质量是影响游客旅游需求及福利的重要因素,但单一使用陈述性偏好法或揭示性偏好法仍存在诸多局限性。为探究环境质量改变对游客需求及福利变化的具体影响,结合旅行费用与条件行为数据,在明确现有环境质量状况下景区价值基础上,评估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两种情景下,游客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改变直接影响旅行次数,从而增加或减少消费者剩余,但不会通过影响游客旅行费用间接改变消费者剩余,实际行为与条件行为数据偏好存在一致性;白洋淀景区当前消费者剩余为909.09元/次;环境质量改善使游客平均旅行次数增加1.45次/年,并使每位游客每年的消费者剩余增加1 318.18元;环境质量恶化使游客平均旅行次数降低1.41次/年,并使每位游客每年的消费者剩余减少1 281.81元。  相似文献   
70.
伴随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但降低了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削弱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能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是过度使用环境,遭到环境报复以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而得出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波污染密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转移浪潮。一方面,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需要通过承接产业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正视污染密集产业进入带来的环境等负面效应。文章从污染密集产业承接地的角度,基于环境与经济运行的物质平衡系统,结合环境容量约束来分析污染密集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效应,并提出承接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三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