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从中长期来看,“非典”冲击将迫使我们加快卫生、防疫、户籍制度、民工流动方式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改革,从而引发全社会成本的上升,中国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并被迫提前加快增长模式的转型,将公平和社会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2.
<正>速度问题是中国经济能否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并用几十年的奋斗赶上发达国家的根本问题.研究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要研究如何使中国经济保持一个长期的快速增长势头.离开速度而谈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或者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速度对立起来,都是不正确的.中国是在经济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的基础上来发展自己的.发展要快是客观需要.建国以来到70年代末的30年间,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人民群众为此过着低水平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换来的是一个独立自主、不畏强权,并能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强大国家.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经济才有可能在80年代起飞.美国著名增长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其名著《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主权国家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经济增长正是这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许多挑战,特别是城市水问题不断加剧,"三水"危机越演越烈。城市是水问题最集中,水治理最复杂的区域。城市化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水问题,需要不同的水战略和水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战略和水政策基本上每10年有一次较大调整和提升。中国快速迈入城市社会的今天,城市水问题呈现出高度综合性特征,需要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的综合性城市水战略,从2000年提出的"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城市水战略,向"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治涝"转型,与此同时,城市水问题治理也要实现转型:向系统性治理、城乡一体化治理转型,并通过引入高技术和体制政策创新促进转型。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经过1988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1992年跃上200亿美元、1993年再跃上400亿美元三次较大的跳跃之后,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对于推动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西部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与东部的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并越来越突出。一、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差距1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大大低于东部据统计,我国1978—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为2296亿美元,几乎近90%集中在东部沿海:上…  相似文献   
106.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方向1.加强战略性领域我国要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应首先占领和加强战略性经济领域。所谓战略性经济领域,我们认为应包括四个方面:基础性领域;安全性领域;公益性领域和先导性领域。基础性领域是支撑一国经济的基础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基本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基础性领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个领域发展了,才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但是这个领域的发展,一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民间资本和…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成渝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同时,未来五年,西部总体将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上述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深化方向之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深化方向),应是借鉴东部的重点推进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对“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区分功能,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划分“三大战略重点区域”(优势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沿边开放地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经济区的繁荣。文章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五个基地、一个屏障、中国增长第5极)以及面临的挑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9.
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城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0.
文章讨论了关于城市化的三个问题。(1)从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国际比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出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的判断。作者认为,我国不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2)提出从人口密度、城市密度、城乡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观察城市化现象从而得出东西部城市化存在较大差异的见解。认为,从效率更高并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合的要求出发,西部城市化宜采取大城市与城市圈结合的战略。(3)中国的城市化也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