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76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产权制度变迁下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产权制度成为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阐述集体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及特点,分析了产权稳定性和产权结构变化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总结了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为林业制度创新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2.
本文强调政府机制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渠道.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把民间资本动员起来.为了保证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的整合机制,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3.
浅析辽宁集体林产权改革配套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辽宁省在集体林产权改革配套体系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承包周期短、公益林比重大、复合经营评估体系不科学、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不合理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北方林区实际特点,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4.
本文根据1992-2005年辽宁省27个农业县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同,综合基础好(非贫困县)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综合基础差(贫困县)的地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是每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对沈阳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利用逻辑推理和回归分析评价了这种培养模式的人才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管理质量和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总结了这种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效果和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6.
该文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与林业统计年鉴相关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了1997~2006年间全国26个省、市、区历年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R)。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R值的省际差异与各年的离散程度,计算了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M),同样对M值也进行了相应的空间差异分析。论文的最后部分得出了3个重要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环境利益相关者,阐述了浆纸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压力与转变,并用内容分析法对环境保护部2011年印发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的部分浆纸企业进行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网络沟通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国浆纸企业没有很好的履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存在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上面向公众型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缺失;浆纸企业需要继续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环境社会责任沟通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扩展内容范围。  相似文献   
68.
首先从地方宏观政策、家庭情况、非农收入比重、林业资源数量、林业生产投入5个方面进行研究假设,并根据假设确定了13个变量;然后采用Logit模型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分别找出林农林地流转、转出和转入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知道林权交易市场、感觉流转花费时间、感觉流转难易程度、从事农业劳动人数、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土地调整次数、林地面积和林业生产投入时间对林地流转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集体林改制度下辽宁省林业资源要素对收入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政策背景,以林业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业劳动力和环境等因素对林业收入的影响,计算各影响因素对林业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集体林改制度是影响林业收入的主要因素,林木资源和林业从业人员数对林业收入的增加的贡献率显著。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沈阳市为例,着重就蔬菜从产地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超市)各个主要流通环节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析,并对自行销售蔬菜的批发商的经营成本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制约超市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的因素,就如何缩减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促进超市农产品经营快速发展及提高消费者福利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