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52.
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代价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在分析国际收支顺差与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在以廉价劳动力、环境的恶化、外汇储备过高等方面为成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采用了微观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我国当前职业流动的特征进行了考查,研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收入水平等劳动者的个体特征与职业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不同性别之间的职业流动并无显著差异,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性越强,未婚者的流动性低于已婚者,劳动者的流动性与收入水平成反比,而职业流动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4.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企业信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西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分析工具,探讨企业信用恶化的深层原因,并就如何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金融深化是资本深化的被动反应,同时又通过渠道效应促进了资本深化。文章在1952~2004年的时间区间上验证了上述假说,并分析了导致这种资本深化的经济和体制因素。  相似文献   
56.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与跨区流动度的估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尝试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区位商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劳动力吸纳移出比指标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转移的流动度进行测算,归纳出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8.
通过构建一个测算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综合评价值;然后考察了1998~2007年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1998~2007年间,技术贸易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结构性特征,以2003年为转折点;1998~2002年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而2003~2007年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59.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用使得:(1)经济运行中表现出"价格与产出正向关联";(2)经济波动表现出"收-放"循环的特征,即分权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限制经济过热则导致产出与物价的下降;(3)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并非源于分权增加社会供给能力,而是源于分权增加了社会需求水平.根据1952-2007年的数据,文章检验了上述推论,并指出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中国工业部门资本利润率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仲常  吴永球 《经济研究》2005,40(5):96-106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工业部门产出在不断地增长,但这种增长的背后却存在增长效率下降的问题。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三个假定。基于1 963—2 0 0 3年数据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前后影响工业部门资本效率的因素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利润率下滑主要可以归因于:工业部门技术选择的偏差、厂商的数量增加以及投入品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