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炳申  马建会 《经济纵横》2003,(10):47-48,54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现的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动力特征、区位特征、阶段特征、产业特征、制度特征、结构特征 ,阐述了我国企业集群化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论专业化市场与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的互为依托和联动发展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色。面对近年来专业化市场与珠三角产业集群互动作用弱化的现象,相应的对策包括:利用专业化市场提升产业集群产业分工协作水平;加快专业化市场和产业集群的扩张延伸和国际化;利用专业化市场和产业集群共同塑造区域品牌;合理配置区域内生产要素资源;加速专业化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专业化市场的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23.
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是珠三角中小企业成长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存在技术创新动能不足、根植性弱、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技术层次低下等突出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必须加大政府对集群技术创新的扶持,促进内生型民营集群的发展,完善集群成长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积极促进集群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4.
正"珠江-西江经济带"应打造成为产业发展带、城市发展带、旅游发展带和文化发展带。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本人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应成为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的示范。沿江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内既有在全国发挥重要引擎作用的珠三角地区,又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的广大中西部腹地,地区间比较优势明显,产业发展互补性强。  相似文献   
25.
目前广东产业集群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产业集群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十分突出,产业集群的就业弹性较低。因此应加速发展产业集群制造业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加快产业集群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地的城市化进程,加大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26.
加入WTO后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八大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建会 《亚太经济》2002,(4):61-63,52
成为WTO成员后,我国的产业安全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8个方面的因素,以期对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安全给予一定的指向。  相似文献   
27.
外贸可持续发展与商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超常规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如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不平衡、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而提升监管的国际化水平:强化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和股权管理;发展以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推动基金业做优做强,规范发展私募基金;提高转轨市场创新的水平,建立期货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措施则是我国转轨资本市场条件下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较好对策.  相似文献   
29.
离职率高是近年来企业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员工离职对组织和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对离职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大部分学者是以态度因素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离职意向的产生,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新的视角解释员工离职,如"工作嵌入模型",这些研究可为企业构建预防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0.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从个人和组织层面考察IT认证与IT人才离职意向的关系。个人层面包括IT认证、IT经验和过去的离职历史;组织层面包括薪酬增加、职位晋升和组织支持感。为考察这些变量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本文采集了260份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量和离职意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