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0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1380篇
工业经济   693篇
计划管理   2213篇
经济学   2125篇
综合类   1020篇
运输经济   86篇
旅游经济   83篇
贸易经济   1225篇
农业经济   653篇
经济概况   15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1123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政府对环境管制(ER)的两种形式:正式管制(FER)和非正式管制(I-ER),建立了环境管制均衡方程,并且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假设的影响制造业环境管制的主要因素:政府保护意愿、劳动密集程度、产业规模、经济外向度、产业国有化程度、科技吸收转化支出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芜马铜三市经济合作乃大势所趋,尽管受到地方行政利益制约,但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依然能够沿着一定思路、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有效地推进芜马铜区域合作,实现由分散竞争到合作共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3.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积极角色,近来国家也有意通过干部交流促进省区平衡发展,但国内还没有定量识别地方官员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本文基于1978—2005年间省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省长(书记)与省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系统地实证分析省长(书记)交流对流入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即省长交流效应),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省长交流能够使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省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在流入地采取大力发展二产、重视一产、忽视三产的产业发展取向实现的。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增进对加强干部交流破解省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4.
"工业反哺农业"若干问题述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一论断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得到了体现,这标志着我国"反哺"时代的开启.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我国是否进入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约束条件,反哺的路径与方式,反哺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本文就此进行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案时有发生,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然不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因与外因,针对其会计舞弊的主要方式--现金、收入确认、关联方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等舞弊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尝试将基础研究的诸多问题置于系统论的理论体系下进行考察,运用系统论的要素观点、层次观点、边界观点、反馈观点等,讨论基础研究的环境建设问题,并针对基础研究的体制和管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波特、鲁格曼、克如兹、穆恩、鲁格曼、沃柏克和乔东逊等人分别解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要素.本文在参考上述等人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剖析形成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元素.我们的结论是:政府、对外开放、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四个因素及其关联共同创造了中国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评价结果与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投影模型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与区间型语言标度对应的术语指标矩阵,及方案综合属性值与决策者主观偏好值之间的投影模型,确定属性的权重,然后运用加权法得到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利用已有的可能度矩阵排序公式得到决策方案的排序。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9.
本文认为,市场和企业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形式,也是组织价值信息传递和价值激励的系统。市场价格机制是在长期市场供求关系作用下而形成的,而会计价值机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演化,在企业目标引导下组织价值信息传递和价值信息激励,以促成企业目标实现。企业替代市场或取得竞争优势,都是基于相同的原因和两种机制作用的结果,即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低于市场价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0.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枢纽,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文中试对包括RDC(区域配送中心)选址和RDC到各下属仓库的配送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模拟随机需求下的相关机会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解决方法,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