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69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44篇
邮电经济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从无到有,从浅入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构筑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论体系。我国城市管理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著作教材成果、学位论文成果、学术论文成果、科研课题成果、报刊杂志成果及其他成果等几个方面。本文中的数据主要取自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中文期刊会议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正数据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等。虽难免疏漏,但基本概括和反映了50年来我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2.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控股公司的客观存在和不断开拓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十一五”时期,要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以确保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3.
提前还贷:按揭按出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4.
85.
就区域环境、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分类程序以及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描绘了我国21世纪初即今后五至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个宏伟蓝图中,耕地资源及其保护问题被列为21世纪初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还相当薄弱,在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不得不加速推进城镇化,同时又面临着入世(WTO)后的种种挑战。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讨论和研究21世纪初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及有关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十五”规划所确定的大政方针,以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耕地保护政策,而且,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正确地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运行中的各种矛盾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7.
保护耕地的两个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由来我国“八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到2000年粮食需求总量必须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S000亿公斤。1996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1O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400~5600亿公斤。而我国1990年~1995年平均粮食总产量4492.31亿公斤,按详查耕地面积ZO16亿亩计算,平均耕地粮食亩产222.8公斤,年平均增长速度2.2%,据此速度推算,到ZOIO年粮食耕地亩产可望达到313公斤,届时需要耕地18亿亩。据有关报导,我国今后15年内,每年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在300万亩以内(指净减数),到ZOIO年全国耕地将减少4500万亩。又为了…  相似文献   
88.
当前,一个数字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等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规划并开始进行试点建设。“数字海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数字陕西”等也在规划中。各地都把建设数字省市作为推进本地区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但也不能不看到,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缺乏总体框架,没有统一标准可依。各地、各部门分别建设,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许多地方对建设数字城市存在盲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9.
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形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涵义与特征(一)工业化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必要手段,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