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与中国信息产业的技术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系统建设中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流程重构的信息系统开发策略,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重构的步骤及其原则,并对重构后的企业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影响煤矿管理者素质因素的层次模型,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结合多次实地调研资料,对影响煤矿管理者素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煤矿管理者素质的四个因素中,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同时这四个主因素指标中,心理素质对煤矿管理者素质水平的敏感度最高,这样为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可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管理的功能及实现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汉斌 《商业研究》2005,(15):78-81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等功能。由此需要界定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供应链管理的功能,并且具体提出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变革阻力与利益冲突的概念与特征,从研究信息化建设中3种变革阻力现象入手,通过对阻力背后各种利益冲突的分析,得到真正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根本原因;并利用企业组织上下层关系,提出合理平衡利益冲突的对策.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企业内部岗位人才选拔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内部岗位人才选拔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才选拔决策支持系统的模糊变换神经网络模型,从选拔员工的指标确定、求解综合评价值直到选定合格的岗位人选,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设计出企业内部岗位人才选拔决策支持系统的逻辑模型,为该系统的物理模型实现做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产业结构的主要弊端是重型化,以资源经济为主且新型产业发展滞后,造成了经济粗放,低效的现状。逐步改变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大力开辟新的支柱产业,将是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一、二、三产业间不能协调发展。首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没有得到彻底改造。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往往把农业排除在现代化的进程之外,未能对农业的技术改造提供应有的服务。农业在整个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没有通过工业化而得到充分的改造,因而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存在着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占用劳动力巨大,能够向其它产业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等问题。其次,第二产业内部长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我国的工业结构存在着三个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了解新生代知识型员工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对西方有较大影响力Price—Mueller(2000)模型进行了改进,分析了影响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变量,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力图降低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西方管理学不同人性假设的理论理解为人性假设理论的前进发展,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找出推动人性假设不断前进发展的矛盾。管理中的人性不仅应该理解和表述为客体而且也同样应该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在这种观点与标准下划分了讨论人的客体性的人性假设和讨论人的主体性的人性假设,最后人性假设的客体性和主体性统一于人的社会性,从人的社会性方面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客体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