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地方政府的治理目标体现着地方政府的施政意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目标,但对其他目标的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首先阐明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的事实,进而通过2000—2018年中国省级和市级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投资、工业增加值、失业率、物价六大目标数据,较为全面地刻画中国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的规律。研究发现: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均有明显的向下扩张性,而民生发展指标体现不明显;2013年后,向下扩张性减弱。二是地方目标实现度历年平均在50%以上,市级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度普遍低于省级;2013年后,经济发展目标普遍未得以实现。三是地方经济发展指标的地区差异性高于民生发展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市级经济发展指标的差异性普遍高于省级。四是地方目标存在显著的延续性。五是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自2000年后处于上升期,2013年后持续下降;民生发展目标无明显阶段性特征。本文不仅拓展了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事实和规律的理论研究,而且也为中国完善地方政府的多目标治理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可能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国债发行与各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根据分析,影响国债发行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债务余额、GDP的波动,其次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赤字水平.也就是说,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更多的是财政本身的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其余的因素,如GDP、社会资金的余缺、财政的投资规模,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省税收征管效率的差异和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得到如下结论:(1)省际间税收征管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税收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税源集中因素的影响;(2)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省份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超常增长的重要原因;(3)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大,其原因一是由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导致税收增收压力加大,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体分配契约由定额分成合同和比例分成合同性质向分占所有权性质转变,提高了税收激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2002-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联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导致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贡献为正,转移性和经营性收入的边际贡献则为负;养老金和退休金是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交通通信支出是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构成部分,前者的边际贡献为负,后者的边际贡献为正;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契约角度分析分税制的性质,并用统一的框架解释了分税制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研究认为:中国的分税制本质上是一个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剩余分配的各种子契约的组合。这些子契约可归为四种基本形式--工资合同、定额合同、分税合同和分成合同,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此构成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个激励系统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但是易扭曲地方政府行为,促使经济重复建设和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追求常常伴随着突破财政预算约束的冲动.当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控制和集中程度提高时,地方经济发展和突破预算约束的两方面冲动也随之增强,其重要表现就是财政支出预算偏离程度扩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进行的撤县设区改革,在优化了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也强化了地级市政府对辖区内财政资源的集中程度,由此会对地方财政预算偏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财政资源集中对地级市支出预算偏离的影响效果,发现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透明度的增加有利于抑制支出预算偏离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地方财政体制变动对地方预算行为的影响,也有助于阐明推进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建设、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税收制度与三类收入分配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有三种,即要素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和国民收入部门分配,税收同时对这三种收入分配产生作用,但不同税种作用侧重点不同。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然后结合我国税制结构特点,分析各税种对收入分配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