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多种条件约束决定了真实经济世界的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偏离古典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均衡模型关于效率问题的推演逻辑。短期边际成本定价趋势与固定成本长期补偿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完全竞争均衡结构内生着不稳定性。“产品竞争度周期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传统的市场结构进化理论。寡头结构有寡头垄断均衡和寡头竞争均衡之别,后者作为市场结构自然演化的结果,能够增进组织绩效和提高行业效率,并实现市场稳定。因此,市场行为基础上自然演进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有益的。市场从竞争到垄断都不惠顾社会公平问题。市场结构、组织效率与经济稳定之关系研究无论对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还是对产业政策制定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桂林国家高新区要在二次创业中奋起直追,必须调整过去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以及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以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是适合其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3.
每一种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那么,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应以什么内容为目标呢?这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失业”已成为资本主义的特有概念。当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现象确实是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  相似文献   
64.
发展中小企业 优化产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和我省的经济运动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过剩经济” 实质上是结构性过乘,在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过去的产业政策主要从结构 着眼,而对产业组织方面却有所忽略。我认为“十五”规划时期的产业政策应更注重产业组织政策,政府的主要作用应在于构定个有效竞争的环境。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政府在产业政策上也应量力而行并着重于产业组织政策的指导和实施。从我省工作企业规模结构看,1998年在企业数量上中小企业占95.8%,从产值看占69.7%、4.2%的大型企业占了30. 3%的产值,达到了一定的集中度。但主要的问题是同类企业的重复建设仍然比较严重,这可能是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于大企业的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抓两条。  相似文献   
65.
人力资本谈判力是影响人力资本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很少有人以此研究外来民工的人力资本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对珠三角民工人力资本谈判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群体性谈判力的概念,并据此提出了珠三角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6.
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激励机制至少存在的两大缺陷;其一,激励方式单一,偏重物质激励,对人们的其他需要重视不够;其二,在物质激励方面,“逆调节”机制明显。而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这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科学分析员工的需要,坚持差异化激励原则;做好岗位分析和设计,坚持量才适用的原则;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以发展前景为基础的物质激励;创新企业化,贯彻人关怀原则。  相似文献   
67.
中小企业企业成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从组织行为动力学的角度看,影响企业成长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结构、技术和运作环境。其中,“人”是影响企业成长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因素。同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企业的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资源的组合和利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而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就为赢得竞争优势准备了基础。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和配合。结合广东的实际,要推动中小企业的成长,关键是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8.
在市场的牵引下,广东工业结构必然会向着一定的方向升级和优化,一些传统行业将逐步被淘汰,另一些传统行业要更新,新兴行业会不断壮大发展,这就涉及到某些企业甚至行业要退出的问题。而目前产业退出的障碍较大,除了许多体制上的制约外,就业压力和就业刚性是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69.
三中全会以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现在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开放地带。本文试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16个市县的“小三角”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分析其增长的主要动因及其层次性,从而提出珠江三角洲开放区的发展战略问题。一、增长态势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基础深远,三中全会以后获得了经济腾飞的机会。1978--1985年间,珠江三角洲开放区的工农业总产值从67.68亿元增至198.3亿元,增长1.93倍,平均每年递增16.6%。工业总产值从39.14亿元增至162.2亿元,增长3.14倍,平均每年递增22.5%。农业总产值从28.54亿元增至36.1亿元,每年平均递增3.4%。①1984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4.7%,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年均递增12%和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