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成为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2.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既有体制性因素,也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或不合理内生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政府收入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长期格局,并就财政如何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意义,归纳了低碳经济的先进性、创新性、区别性、阶段性等特征,深入描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将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借鉴了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预算草案的编制质量及精细化程度都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材料越来越多,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蕴含着风险.风险在哪?就是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这些材料,感觉是钻到森林里,看到了很多树木,但森林的整体情况如何呢?宏观整体情况有些看不清楚.所以,针对"十四五"规划、中期预算规划和2021年的年度预算,我们应该关联起来考虑,从整体上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5.
36.
"十二五"时期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压力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公共投资的资金需求、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力匹配格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公共投资边界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报告围绕"十一五"时期存量债务影响、公共投资需求、公共投资能力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末债务余额、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进行定量测算。文章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状况,从四种情形分别进行了测算:(1)经济增长视角下债务动态测试;(2)中央与地方支出格局调整债务压力测试;(3)政府与市场边界调整对债务压力测试;(4)养老保险缺口资金显性化债务压力测试。根据测算结果,"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部分指标揭示出债务压力持续走高,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多管齐下、疏堵结合,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37.
刘尚希  史卫 《中国财政》2012,(21):44-47
财政精神体现一种财政价值观,是各个历史时期财政思潮、理念和思想沉淀而形成的行动指南。财政思想是一个学术的概念,往往以一个逻辑体系来表现;而财政精神是一个行动的概念,是在财政思想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可以为大众所掌握的行动准则。财政精神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发掘、提炼而来。我们可以把它提炼成八个字:经邦、富民、共担、有度。(一)经邦清雍正四年,雍正皇帝为各部题字,户部为"九式经邦",吏部为"公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认为,分配存量的调整,是收入流量分配合理化的基本前提。而前者的实现是以统一市场的行为参照系为必要条件,其中尤以金融市场更为重要。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探讨了企业分配存量的调整机制以及它对金融市场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39.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是我国科技投入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浙江的做法就是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通过组织方式创新来分担和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对地方科技创新应当分类引导,突出重点;中央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应放在当地科技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上;重点支持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组织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  相似文献   
40.
一、要从一定历史背景认识财政职能定位我国政府现在提出要搞“公共财政”,是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转折时期。尽管实行改革开放在我国已经有了20年,经济转轨包括财政转轨,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财政运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转轨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