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嵌入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研究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知识搜索条件下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依据224份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数据,运用“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企业创新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性和知识搜索能力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网络嵌入性提高对知识搜索起促进作用;利用型知识搜索在网络嵌入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不断调整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提高知识搜索能力尤其是利用型知识搜索能力,实现集群内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呈现不均衡特征,在空间上,除西部协同集聚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外,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在时间上,呈现四足鼎立的演化趋势。依据自身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各省可采取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维持型、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加强型、协同集聚度加强型、经济高质量加强型的差异化策略。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创新和经济相关数据,通过对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分析,构建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准确测度和可视化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省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创新驱动超前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时序上看,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均有较大提升,但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从空间分布看,省域间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特征。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有效促进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嵌入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研究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知识搜索条件下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依据224份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数据,运用“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企业创新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性和知识搜索能力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网络嵌入性提高对知识搜索起促进作用;利用型知识搜索在网络嵌入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不断调整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提高知识搜索能力尤其是利用型知识搜索能力,实现集群内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量生态位适宜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生态位适宜度集聚特征明显,可分为“三足鼎立型”、“长三角主导型”、“中部主导型”、“西部主导型”4个板块;②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表现为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马太效应显著,部分中西部省市进步明显;③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增。  相似文献   
7.
剖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11—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数据,测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效应,并对各地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协同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倒U型递增影响效应,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相较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水平可分为双高型、双低型、数字产业化加强型、产业数字化加强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CRS-DEA模型评估2006—2021年全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状况,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影响机制及传导路径,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负,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正,技术创新在正式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中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而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双重中介要素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显示均存在单一门槛。因此,亟需持续推进环境规制的深度和广度,从工业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共生”“双赢”视角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