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着重从人才的利用和管理、衍生工具的使用、内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实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中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2.
<正>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始终一直是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焦点。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竭尽全力试图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但收效还不是太理想,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典型的是近年发生的"中航油事件",一下子造成54亿美元巨额亏空。因此,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管,保证国有资产不被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是国内最大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之一。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发布以来,中航油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构建了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体系,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中航油加强风险管控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4.
期货投资横跨贸易和金融两大领域,期货产品大多是贸易和金融的衍生产品。在当今世界,期货投资与证券投资一同成为投资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广义的投资是指为了获取未来报酬或权  相似文献   
115.
金融海啸凸显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可能会触发一系列惊人事件。如1995年的巴林银行事件,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2008年的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无不让人扼腕震惊。  相似文献   
116.
人物     
《商界》2010,(8):18-18
在监狱度过1035天后,中航油集团原总经理陈久霖,以曲线方式重新进入国资委企业的“队伍”。从陈久霖更名到陈九霖,原晓由大王将担任葛洲坝国际副总,公众更关心其中的程序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7.
离职     
《中国企业家》2008,(9):20-20
王毅履新中信保;曹景山升任大唐发电总经理;EA创始人戈登加盟KPCB;欧兆伦任花旗中国董事长;夏佳理出任港交所主席;前新加坡议员任中航油独董;  相似文献   
118.
2005年的一桩惊天丑闻,把林日波卷入了一家大型中国国企的重组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CEO陈久霖的控制下,多次进行投机性石油期权交易,最后亏损5.5亿美元。丑闻引发了多起诉讼,公司只能破产.或者重组。融通中西、经历广博的林日波,成为剧情转折的关键人物。通过淡马锡的引荐,他成为该公司治理评估委员会的主席。随着中航油集团、英国石油公司、淡马锡三方共同注资,中航油(新加坡)死而复生,重新挂牌上市。林日波也以独立董事的身份成为重组后公司的董事长。 回忆当年,林日波感慨,“……问题在于总裁太强,什么都做,甚至去赌。赌,没问题,但是要计划赌输多少就要收手。不是总裁什么都可以做。既然要上市,就要遵守规则。”在访谈中,他强调了公司治理的权衡之策,也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提供了自己的建议。这位兼任十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会职务的公司治理专家,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守护”着商业家园。  相似文献   
119.
引言近年来,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因"财务丑闻"导致公司破产的事例。2001年11月,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安然事件"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例。6个月后,世界通讯公司再度爆发丑闻,由此造成了美国338家上市公司总计4093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同样地,在国内,也出现了"银广夏”、“亿安科技”、“蓝田股份”、“中航油事件”等坑害中小股东的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各方对审计机构诚信问题的质疑,同时引起了人们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思考。究其原因,内部审计的缺失不可不说。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对中航油(新加坡)前总裁陈久霖的薪酬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如何兼顾企业的长期利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