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2253篇
工业经济   168篇
计划管理   669篇
经济学   910篇
综合类   359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136篇
农业经济   139篇
经济概况   10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何月华 《工业会计》2005,(10):28-30
凭证式国债二次卖出业务是按照财政部“各承销机构对未售完但已缴款入库或持券人提前兑取部分,仍可在其承销额度内继续按面值发售”的规定,根据客户需求,对银行未到兑付期的历年转持有的凭证式国债进行二次卖出,这里的二次卖出是对银行方而言对客户来说就是买入。  相似文献   
82.
一、国债风险的具体分析。1.国债规模风险分析。国债的依存度是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比率,表明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如果国债依存度过高,表明财政收入过多依赖债务收  相似文献   
8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亚男  赵昕 《经济论坛》2005,(17):45-47
国债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凭借国家信用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凭证。近年来,国债已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仅能够弥补财政赤字,而且对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国内需求以及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国债无论发行规模还是总量规模都迅速增长。1981年我国的内部国债发行量只有48.66亿元人民币,而到2003年这一指标达到6280亿元人民币,截止2003年底国债余额总量已增至1749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4.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债、金融债以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也背道而驰,这种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层面部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发展我国的公司债券提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5.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我国27省市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外贸依存度和R&D投入增长率Panel Data的实证检验并结合其变化趋势,得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而进出口量增长对TFP增长影响不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进出口量增长迅速的一些地区TFP增长却不快。  相似文献   
86.
论外贸依存度--兼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节节攀升,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然而,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存在着固有的缺陷,缺乏科学性。本文在深入剖析传统定义的基础上,论证了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并对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外贸依存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若从一般贸易依存度来看,目前中国也并不比美国、日本高。  相似文献   
87.
国债回购是一种常见的国债交易方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债持有者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即交易所)用协议约定于某一到期日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将该笔国债购回的交易方式;另一种是投资者在购入一笔国债的同时,用协议的方式与卖方(交易所)约定在未来某一到期日,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卖给最初的售券者。前一种称为国债的正回购,又叫卖出回购;后一种称为买入返售,是国债的逆回购.  相似文献   
88.
不论是从投资者、政府还是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债柜台交易对经济发展,证券市场的完善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国债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89.
中国国债的实证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