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33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财政金融   24135篇
工业经济   8646篇
计划管理   36562篇
经济学   14568篇
综合类   7554篇
运输经济   3285篇
旅游经济   232篇
贸易经济   31057篇
农业经济   6694篇
经济概况   21093篇
信息产业经济   695篇
邮电经济   3538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161篇
  2022年   1195篇
  2021年   1626篇
  2020年   1866篇
  2019年   1787篇
  2018年   726篇
  2017年   1830篇
  2016年   2561篇
  2015年   4528篇
  2014年   12484篇
  2013年   11175篇
  2012年   13056篇
  2011年   13885篇
  2010年   11970篇
  2009年   11873篇
  2008年   12616篇
  2007年   10061篇
  2006年   8646篇
  2005年   8648篇
  2004年   6727篇
  2003年   6658篇
  2002年   4557篇
  2001年   3215篇
  2000年   2325篇
  1999年   600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主要包括产权机制、规制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环境机制。创新这一机制,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上海市宝山区创新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得到战略聚焦、政策落地、环境优化、平台整合和方式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以缓解相对贫困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问题仍不容忽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有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如何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并尝试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缩小——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750份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通过替代核心自变量和变更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PS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以及ERM模型进行内生性讨论,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缓解了农村经济相对贫困。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通过缩小劳动力禀赋差异和技术禀赋差异,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差异缩小和技术禀赋差异缩小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1.22%和7.36%。可见,应将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体系纳入农户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考虑范畴,引导农户从传统家庭化生产转向现代社会化生产,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范围;同时完善就业服务等相关配套体系以吸纳释放的弱劳动力,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4.
15.
高校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方,但其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响应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文章首先厘清政府购买服务中高校的角色定位,接着从外在驱动和内在诉求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高校参与政府采购服务的实施路径以及提升服务能力的路径。文章认为,高校应该把握好参与政府服务项目这个良好契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拓宽自身的发展路径,促成政府和高校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17.
人因工程在可用性工程与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相应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的人因工程教学内容局限,引入可用性工程与医疗健康服务理论;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人因工程实验室资源,开展基础人因工程实验与消费产品可用性测评及设计实验。通过构建全新的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公众参与视角对医疗服务评价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公众参与医疗服务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针对医疗服务评价中公众需求和国内医疗服务评价体系的现状,首先基于ERG理论构建了面向公众参与医疗服务评价的模型;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公众参与的医疗服务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政府机构主导的医疗服务评价前提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还能更好地调动不同群体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公众深度参与医疗服务系统的评价。本研究可为公众参与医疗服务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
后疫情时代,智慧财务建设作为高校“数字系统”的一部分,财务部门需要更多地参与到高校业务活动中,充分挖掘智能技术在高校财务实务中的应用场景,运用智能化手段提高财务信息系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本文通过分析本次疫情下财务工作呈现的不足之处,阐述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提升改造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思考“后疫情时代”高校在智慧财务建设中如何应对常态化的紧急公共安全事件的挑战,如何建立长效应对机制,为支撑业务及决策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