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69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财政金融   5244篇
工业经济   1679篇
计划管理   9284篇
经济学   10116篇
综合类   3664篇
运输经济   380篇
旅游经济   167篇
贸易经济   7110篇
农业经济   7642篇
经济概况   100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3篇
邮电经济   90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841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1043篇
  2020年   1067篇
  2019年   996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836篇
  2016年   1238篇
  2015年   1932篇
  2014年   4680篇
  2013年   3981篇
  2012年   3766篇
  2011年   4164篇
  2010年   4303篇
  2009年   3842篇
  2008年   4264篇
  2007年   3364篇
  2006年   2708篇
  2005年   2466篇
  2004年   1711篇
  2003年   1975篇
  2002年   1347篇
  2001年   1200篇
  2000年   970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琴 《发展研究》2007,(10):31-3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及其大众化趋向,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规模上看,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经费短缺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而要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必须进行高校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42.
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发展模式过程中,铁力市从市情出发,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业已具备的产业基础,确立了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畜牧业、生态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十大生态治理工程为重点,强化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经营,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943.
关键种理论在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运用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论述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形势下,以自然社会优势资源发展关键企业,带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944.
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勤业  吴绍洪  陆大道 《经济地理》2003,23(4):441-444,456
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初步探讨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如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合理匹配的所谓地理地带性规律,决定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环境质量势能是环境质量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态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大大减弱了区域环境质量势能。地理势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  相似文献   
945.
从199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它不仅突出了城市在旅游经济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各地政府利用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快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城市———托起旅游大厦的脊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旅游经济的产生起源于城市的旅游观光活动。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旅游就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则是在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之后。首先,工业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迅速膨胀,扩大了有产阶级的队伍,为消遣性旅游群体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其次,科学技术进步推…  相似文献   
946.
论新世纪初的中国税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税制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这对刚刚迈入世贸组织大门的中国的税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税制改革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新世纪中国税制改革面临挑战,论证了中国税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选择。本对我国税制体系的构成、主体税种的定位、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税体系等,提出了作具体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山东省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与生态价值损失评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善伦  尹民  孙希华 《经济地理》2002,22(5):616-619
介绍了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其危害,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建立经济损失计算模型,提出水土流失生态一经济面积边际比的概念,计算山东省县域边际损失比,并对其进行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948.
关秀丽 《资本市场》2002,(12):56-61
<正>改善吸收外商投资政策环境要在两个取向上做文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吸收外商投资政策在促进'积极、有效、合理.利用外资来提升我国技术水平、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949.
我国城市及乡村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填理、焚烧、堆肥及热解。这几种方法无论从生态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种种不合理性,因此,必须使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垃圾产业新体系,以改变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基本上只有经济投入没有产出的现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建立起垃圾的分类收集、机械及人工分选系统,配套的深加工产业体系,使垃圾处理行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休,以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950.
生态产业与三峡库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在库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应设计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以主题概念招商引资,通过园区的生态设计为企业创造生态产业链,为生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平台,引导工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株方式经营库周绿化带,发展农业旅游,促进产业间良性循环;建立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创建绿色产品基地;结合退耕还株,采用株药问种、株果问种等方式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垃圾资源化处理,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农业有机肥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