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8篇
  免费   96篇
财政金融   1753篇
工业经济   160篇
计划管理   863篇
经济学   981篇
综合类   426篇
运输经济   43篇
旅游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375篇
农业经济   244篇
经济概况   5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贸易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1995年1月至2009年10月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人民币贬值)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制成品出口具有正面作用;汇率波动率越大,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就越少;我国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较高,一般贸易出口和制成品出口对收入的敏感性也较强;加入WTO、采取出口退税和人民币汇率改革3项贸易政策从长期来看,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式"荷兰病"影响中国财政收支格局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式荷兰病来源于中国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空前繁荣。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整体财政能力增强和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外债结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文章最后建议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非均衡发展及其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金融非均衡发展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非均衡的政策策略:一是货币政策事前策略;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和运用财政政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4.
郑玲  周志方 《财经科学》2010,(3):111-117
由于CO2大量排放,不仅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峻,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影响及会计处理难题。近年来,国际会计学界、相关机构及协会纷纷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者就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处理、规范所作的努力和最新研究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规范所需注意的原则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VEC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CPI、货币流通速度之间具有趋势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基础货币的可控性与可测性良好且流通速度较为稳定;基础货币对实际GDP增长率偏差的反应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率偏差,需在规则设定中赋予更大的权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基础货币规则,其目标值的设定可以是点或是区间,而区间目标既能体现规则的严肃性又能实现操作的灵活性,还能满足货币政策逆风向调节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96.
R&D补贴、专利行为与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度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的专利行为。通过分析我国近些年来政府对企业的R&D补贴和企业的专利行为,提出了政府在实施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政府在实施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中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技术变迁对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关于气候变化政策模型研究中的技术变迁处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气候变化政策模型中广泛应用的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法,前者强调对能源系统细节的、技术性的处理方法,后者强调理论上对整个经济体的一致性描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型都是为了帮助设计温室气体的减排政策,但是两种模型都依赖于对能源替代性和技术变迁动力学的过于简单的假设。通过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中常用的综合性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不同模型的前提假设和模型中处理技术变迁的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中国高新技术政策30年: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新技术政策文本的视角,对中国30年来高新技术政策的整个发展历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其划分为5个时期,即恢复与探索期、启动与发展期、应用与成熟期、转型与法制期、跨越与创新期,最后对高新技术政策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评述。 ?  相似文献   
999.
简述了技术预见活动在全球的开展情况,以《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为例,介绍了技术预见活动的步骤和使用方法,分析了技术预见活动过程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从国家、企业和综合角度,提出了政府与企业互动下的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并构建了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升滞障的兰花模型,分析目标不一致、不确定性、资源制约、主体缺位四方面的滞障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框架,为我国自主品牌创新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