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1篇
财政金融   63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143篇
综合类   46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0篇
农业经济   177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of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when and by how much are impacts reduced? Where does it matter most? We investigated these questions within the new A2 emission scenario, recently developed at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with revised population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rojections. Coupling an agro-ecological model to a global food trade model, two distinct sets of climate simulations were analyzed: 1) A non-mitigated scenario, with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over 800 ppm by 2100; and 2) A mitigation scenario, with CO2 concentrations stabilized at 550 ppm by 2100.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eriod 1990–2080, then used as input for economic analyses. Key trends were computed over the 21st century for food demand, production and trade, focusing on potential monetary (aggregate value added) and human (risk of hunger) impact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mitigation could positively impact agriculture. With mitigation, global costs of climate change, though relatively small in absolute amounts, were reduced by 75–100%; and the number of additional people at risk of malnutrition was reduced by 80–95%. Significant geographic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Regional effects often diverged from global net results, with some regions worse off under mitigation compared to the unmitigated case.  相似文献   
162.
朱磊  关晓月 《现代财经》2007,27(12):78-81
通过对津京沪农业的横向比较与自身农业的纵向比较,天津农业经济结构、农民文化程度、农民收入及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通过实行惠农政策,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支持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坚持科技富农,推进乡镇企业产业化.最终实现科技化、产业化和生态化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63.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模式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存在高运行成本、多重代理、信息不对称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应和政策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4.
只有在农业哺育出非农产业后,才会提出反哺农业问题。哺育和反哺的不对称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内容主要涉及反哺收入和反哺要素两个方面。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初期阶段是工业起主导作用,进入全面反哺农业和农村阶段则需要城市起主导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会突破乡镇范围,实施的中心需要转到县级政府。政府实施反哺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5.
以财政作为西部农业的投资主体,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财政支农支出与西部农业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财政如何更有效地支持西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6.
美国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对美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多年的农业补贴实践中,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补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在有些方面还要结合中国的情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67.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几年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真正使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农民对每一次出台的政策,在欣喜之余还是失望和无奈,农民对待“三农”问题的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因此,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合并税费,规范征收;改革乡镇体制,完善村民自治;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剖析了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强化庭园经济的必要性,说明发展庭院经济是摆脱农业困难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9.
十六大报告是指引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 2 0 2 0年能否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优化二元结构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对农村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加快农村城镇化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0.
张晟义 《物流科技》2004,27(5):45-48
本文首先探析了涉农供应链内生不稳定性的根源,然后着重进行了涉农供应链背景下,基于农业物流视角的不确定性扰动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