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10年的黑土培肥定位试验,本试验采用PCR-DGGE、克隆测序技术的方法,研究了培肥处理对大豆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DGGE图谱分析表明对照土壤固氮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农肥低量处理、农化1:1处理、化肥低量处理和农肥高量处理,化肥高量处理土壤固氮菌多样性指数最低。在相似度60%水平上化肥处理聚成一群,对照、农肥处理和农化1:1处理量聚成一群。培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固氮菌的多样性,影响了土壤中固氮菌的群落结构,其中培肥高量处理比低量处理降低土壤固氮菌多样性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2.
文章采用BCC算法求解发电机经济调度模型。针对细菌个体与群体的搜索特点,引入自适应步长,对细菌每次移动过程中的移动步长和方向进行自适应调整;针对细菌迭代过程中寻我到的最优值,引入公告板,使最优值不被随机抛弃。然后,建立发电机经济调度模型,将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用于该模型,并采用IEEE-30节点例子进行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目前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目前反硝化除磷的原理、作用菌群。并对目前在反硝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几种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24.
周贵忠  孙静 《价值工程》2010,29(7):136-137
本实验根据丙烯腈废水的具体特征,以EM有效菌作为接触氧化菌种,主要研究了EM菌的驯化和接触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确定了其最佳的pH、菌液浓度以及温度值。经过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的结果表明,COD出水降为100mg/L以下,去除效率达到99.4%,色度由原来的300倍降低到20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5.
高盐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简述了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嗜盐菌和耐盐酵母菌在处理高含盐废水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武霞  余卫 《标准化报道》1999,20(2):27-28
通过冷饮食品卫生指标-大肠菌群的大量实测数据,对发酵法大肠菌群检验步骤中的阳性数进行分析对比,为缩短检验时间,建议将常规的三步法改为二步法或一步法,并提请讨论。  相似文献   
27.
豉香型米酒是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大酒饼作为糖化发酵剂,边糖化、边发酵的生产工艺。大酒饼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出大量适合酿酒的微生物菌群,大米淀粉质原料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酿制而成豉香型米酒。酒饼中微生物菌群中各种菌种分别起代谢作用,由根霉产生的酶对淀粉质原料进行糖化;由酵母菌利用糖化分解的糖生成酒精;由乳酸菌利用糖源生成有效成分——乳酸,醋酸菌利用碳源生成有效成分——醋酸,在酵母酯化作用下生成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从而赋予白酒特有呈香呈味物质。  相似文献   
28.
现如今生物工程技术已在全球普及,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科技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在乳制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发展乳酸菌工程育种的方式。  相似文献   
29.
柠檬酸废水处理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来源及特征,并对柠檬酸废水生物处理、发酵法和光合细菌处理的技术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述评。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COD去除率高,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发酵法和光合细菌(PSB)法可充分利用柠檬酸废水中的有效成分,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CP)和PSB营养丰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禽畜和鱼类的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发酵法和PSB法是实现柠檬酸生产废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0.
以扬州市流通领域的三明治类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三明治中的致病菌及不同组分中微生物的短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8个品种的三明治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3个品种三明治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均为10 CFU·g-1),1个品种三明治中检出蜡样芽孢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