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612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692篇
经济学   1049篇
综合类   305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37篇
贸易经济   326篇
农业经济   118篇
经济概况   3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EV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V模型(Constant Elasticity of Variance Model)作为常用的利率模型,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其单位根检验一直被忽略或者被默认可以使用迪基一富勒检验。本文首次运用Box—Cox变换的技巧,针对CEV模型的单位根检验问题,找到了合适的统计量并且证明其渐进分布存在,然后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求出了该统计量的分布表。得到了在大样本的情形下可以沿用迪基一富勒检验,但在小样本的情形下与迪基一富勒检验有所偏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演进评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离散选择模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19世纪50年代末,属于微观计量经济学的范畴。该模型能够对个体和家庭行为进行经验性的统计分析,因而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性质及效用最大化的理论背景出发,指出logit模型虽然使用的是最早并且最为广泛的离散选择模型,但是其存在着三大局限性:不能表示随机口味的变化、暗含成比例的替代形式和不能处理不可观测因素在不同期间相关的情形。GEV(含嵌套logit)、probit和混合logit模型等其他的离散选择模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避免这些限制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双曲模型是描述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动态变化的最佳单因子利率模型。由极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单因子利率模型的边际密度函数。双曲模型的边际密度和非参数估计得到的边际密度函数拟合较好,其表现远远优于几个常见的利率模型(CIR、CKLS和AG模型)。与较一般的Ait-Sahalia模型相比差别很小,但参数形式得到简化,似然比检验也支持这一点。双曲模型在刻画利率的均值回复特征方面还克服了AG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Nine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re forecast in a real-time scenario using a variety of flexible specification, fixed specification, linear, and nonlinear econometric models. All models are allowed to evolve through time, and our analysis focuses on model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real-time forecasts, flexible specification models (including 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exogenous variables and nonlinea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ear to offer a useful and viable alternative to less flexible fixed specification linear models for a subset of the economic variables which we examine, particularly at forecast horizons greater than 1-step ahead. We speculate that one reason for this result is that the economy is evolving (rather slowly) over time. This feature cannot easily be captured by fixed specification linear models, however, and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form of evolving coefficient estimates. We also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claim that models which ‘win’ based on one model selection criterion (say a squared error measure) do not necessarily win when an alternative selection criterion is used (say a confusion rate measure), thu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particular cost function which is used by forecasters and ‘end-users’ to evaluate their models. A wide variety of different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and statistical test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两套回归模型:无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内部的确存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略大于"长三角"区域,但两者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两个地区都存在经济增长的β收敛,但"珠三角"地区呈现出更强的收敛性;对于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些相同和不同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聂伟  邵春福  杨励雅  牛学军 《物流技术》2007,26(2):104-106,109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预测模型——等长度递补变维分形模型。首先阐述了等长度递补变维分形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该模型对1990年~2004年我国货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后验差方法分析了模型的精度;最后利用模型预测了2005年~2010年我国货运量及其构成(铁路、公路和水运各自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7.
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模拟方法比较了不同非线性时序模型的LM检验的功效和规模,同时也考虑一般化线性检验BDS检验参与比较,目的在于探讨蒙特一卡洛渐近法检验与自举法(bootstrap)检验的两类临界值的统计功效何者更为有效。通过实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样本小于200或自回归系数接近单位根,或者线性性检验是ARCHT或BDS时,就可以考虑应用自举法临界值而非渐近临界值。而且还发现,BDS检验仅在一般性上优于LM检验。  相似文献   
19.
杨海维  侯成琪 《金融研究》2023,511(1):57-74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估值、收入和现金流机制,追逐收益机制以及中央银行沟通和反应机制等渠道增加银行风险承担,通过风险转移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使用面板阈值模型,基于我国银行业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即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基准利率偏离泰勒规则利率的程度。当这种偏离小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当这种偏离大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本文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祝梓翔  高然 《金融研究》2022,509(11):1-20
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现象,但有关中国的研究尚缺乏共识。本文基于实证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问题。首先,结合货币政策冲击和月度SVAR框架,发现通胀的响应程度在2010年后大幅下降。由于证据显示总需求曲线并未平坦化,因此通胀响应弱化可解读为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数据显示,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同时发生,因此,本文在标准DSGE模型中引入纵向内生增长渠道,该渠道基于研发投入和知识资本积累,从而使生产率内生于经济周期。研究发现:(1)内生增长渠道放大了需求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但缩小了需求冲击对通胀的影响;(2)内生增长渠道改变通胀和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但不改变边际成本向通胀的传导。分段估计显示,2010年后,通胀和增长的关系弱化是边际成本传导变弱和内生增长渠道变强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由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中央银行应继续坚持稳增长和就业优先战略,关注但不必过于担心由此引发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