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51篇
计划管理   101篇
经济学   872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08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从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者间关联的角度构建若干标度无关性指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并验证了非线性规模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作用,企业研发经费与GDP和主营业务收入间均存在标度关系且由GDP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强;绝大多数省份企业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与GDP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传统的研发强度指标由于未考虑规模效应带来的非线性影响,对于各区域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评价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2.
文章通过将中间产品生产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引入罗默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技术进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技术追随国技术赶超中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型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技术赶超过程中经济运行的路径要经历模仿、创新两个均衡点。厂商利润为正时会进行技术投资,而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模仿或者是创新会影响经济能否顺利跨越模仿陷阱而跃迁到创新均衡点。经济中能影响厂商技术投资选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对跨越模仿陷阱产生相应的作用;技术赶超国应该积极地提高企业的价值,提高技术知识储备和高人力资本的储备,同时还要大力建设国家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3.
技术成果熟化的机制设计需要满足信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激励兼容等条件。"一条龙"模式、"模块化"分工模式、"孵化器"模式、"专利集合"模式等是为促进术成果顺利熟化和技术新创企业成长的4种可行模式,其共性在于减少交易环节,打通和理顺技术价值链与产品链、融资链和管理链,使成果在相对一体化机制中得以熟化育成增值。技术成果熟化模式选择取决于熟化交易各方对预期与实际交易价值、成本和风险的比较。  相似文献   
84.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母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研究了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与巨大潜力,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5.
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DEA模型,并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中国28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检验了我国城市创新效率的总体趋势以及地区间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城市技术创新综合效率普遍较低,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也较大;而且我国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现象。鉴此,需以集约化资源利用为核心,提升城市内创新主体管理和利用投入资源能力,采取差异化战略利用外资,完善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方向。  相似文献   
86.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区域间技术收敛是实现区域间经济收敛的必要条件。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的分类出发,剖析了外生与内生、体现式与非体现式、资本偏向和劳动偏向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给出了技术收敛的测度指标体系。文章认为,当前关于技术内生和外生的研究并没有与技术进步的"体现观"结合起来。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所指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非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主要是体现在资本或劳动力中的技术进步。所以,技术收敛的分析应该在经济收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中的技术和没有体现在要素中的技术,建立相应的测度指标体系。这种测度技术收敛的方法与一般性的技术收敛测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对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人力资本流动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在当今社会中,科技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对于广州创新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科技金融的理论,根据广州创新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认为广州创新城市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广州重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与资金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细分技术源和政府补贴的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内部RD、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可提升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改造的创新绩效正影响最大;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但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说明国外技术引进需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结合才能提升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可刺激企业扩大内部RD和技术改造而提升创新绩效,但难以影响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的决策。因此,技术改造对提升创新绩效最有效。  相似文献   
89.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analyzes their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using a resource-based vi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article present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144 Spanish industrial firms and modeling of a system of structural equation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favor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at both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for products and processes can lead to superior fir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0.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in types of technological alliances, resulting in alliance portfolio diversity, on various dimensions of a firm's performance, as they relate to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Using a large panel of innovative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 this study shows that partner type diversity in a firm's alliance portfolio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productivity and radic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increment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lower level of diversity is needed to achieve an optimal level of productivity compared to radic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whereas for increment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 higher level of portfolio diversity appears to give the bes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