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7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财政金融   1070篇
工业经济   264篇
计划管理   831篇
经济学   1665篇
综合类   1237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108篇
贸易经济   1445篇
农业经济   282篇
经济概况   12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外商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商投资存在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可以用外商投资流量和存量分别加以度量,运用中国1984~2005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论表明:1993年以前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显著,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很显著;1993年以后年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减小。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减弱。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静态及动态的两类模型对人民币远期定价权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民币远期市场尚未摆脱境外NDF市场的影响,NDF市场仍是影响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要因素。而2005年8月以来我国外汇市场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使得基于利率平价的定价机制开始在人民币利率的决定中发生作用;我国人民币远期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实现从基于预期的定价机制向利率平价的转变,我国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尚未掌握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导权,但基于利率平价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机制在人民币远期定价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浅议我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5年12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8000亿美元,关于其数额是多是少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对充足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有利之处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后.又采取数学方法对我国2004年最佳的外汇储备数额进行了测算.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多。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4.
丁剑平  鄂永健 《财经研究》2005,31(11):41-49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相似文献   
135.
张丽 《价值工程》2006,25(10):131-134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综合记载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的情况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消长对比情况,而且还集中反映了该国的经济类型和经济结构。200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具有鲜明特色.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问题所在,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6.
中外全面预算管理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分析中外全面预算管理相同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两者在预算目标定位、预算组织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及预算执行与评价等方面的不同点,并提出了适合于中国企业研究和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7.
Summary. We present an example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where small increases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may induce a sharp decline in output and a precipitous depreci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Due to a 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 problem in domestic credit markets, combined with unrestricte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our economy generates two long-run equilibria, one with low GDP and a relatively depreciated real exchange rate (RER), and one with high GDP and a relatively appreciated RER. The first is always a saddle, while the second may be a sink or a source,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A crisis is identified with the economy switching from an equilibrium path approaching the high-output steady state to the saddlepath approaching the low-output steady state. In Mexicos recent history, periods of growth associated with appreciation of the RER have alternated with periods of sharp contraction and depreciation of the RER. Our economy displays such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Received: 9 April 2002, Revised: 20 March 2003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E5, F4.G. Antinolfi, E. Huybens: We thank Steve Fazzari, Tim Kehoe, Todd Keister, Manuel Santos, Karl Shell and especially Bruce Smith for very helpful discussions. Jaime Calleja Alderete, Eduardo Camero Godínez, and Juan Vargas Hernández provided excellent research assistance. All remaining errors are ours. Huybens w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Económica, ITAM, at the time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and part of this work was completed while Antinolfi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ose of the World Bank or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Correspondence to: G. Antinolfi  相似文献   
138.
论中国外贸转型的合理取向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货物贸易粗放型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而服务贸易又缺乏竞争力的两难境地,但目前出于就业压力及比较优势尚存的原因,中国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服务贸易的发展又势在必行.所以,外贸转型的合理取向应该是加快实现从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的方式转变,使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中国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9.
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明显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0.
吴腾华 《经济管理》2007,(18):89-92
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人民于汇率管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为人民币汇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操作技巧和技术支持。创新和发展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管理效率和外汇资源配置效率。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变近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快速发展4个时期;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创新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管理技术、弹性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应由“原始型、初级型、封闭型、粗放型、僵化型”向“现代型、市场型、开放型、集约型、创新型”转变。同时,针对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还要注意发展策略的选择,如培育有效的外汇专场主体.加强汇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汇率生态环境,培养金融技术人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