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40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40篇
经济学   90篇
综合类   238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1篇
农业经济   38篇
经济概况   1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加快发展给广西带来了重大机遇。文章分析了广西与东盟开展科技合作的优劣条件,提出了深化广西与东盟科技合作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2.
中国社会受到中西马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三种哲学思想在长期的相互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意识的共同的组成部分。如何确立适合中国的法治模式及其法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法治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西马背景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探讨其内涵,并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法哲学思考,为中国的法治理念的渊源提供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法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3.
解读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四大营销组合策略是日本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4.
共同遗嘱上的两难抉择及其立法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遗嘱,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设立的同一份遗嘱,具有主体的复数性、撤销变更的非自由性以及生效时间的不等同性等特点。共同遗嘱是一种优劣互现的遗嘱形式,就我国而言,似以承认共同遗嘱为较优选择。构建我国共同遗嘱制度应针对其缺陷,在共同遗嘱主体、客体、内容、形式撤销与变更等问题上做专门性设计。  相似文献   
65.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这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在分析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总体理念及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6.
公益创业有别于传统创业理念,是社会价值创造的一种新范式。改革成果为公益创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经验等支撑,但公益创业在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点制约着公益创业的发展。客观地剖析公益创业发展中公益创业教育匮乏、政府的保障与护航力度薄弱、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性意识不强、社会舆论氛围的消极性等难点,为探索公益创业发展路径提供针对性探讨。  相似文献   
67.
债务期限结构的确定是企业对短期债务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权衡的结果,此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的权衡思想,为了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一思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权衡思想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同时也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但这种选择却是其理性思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治党方略是指治理党内事务的指导原则和总揽全局的方针、策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致力于探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江泽民的党建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赋予了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患和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秦汉两朝统治思想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奉行的统治策略是一致的。秦朝执行法家路线,但实际运作中还是讲究儒家的修身之法、处事哲学;西汉初虽然接受秦亡教训,奉行黄老的无为主张,但黄老思想本身就经历了与其他诸家思想相糅合的过程;到了武帝时期,虽然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但执行中却是“霸王道杂之”;东汉继续尊崇儒家,但此时的儒家不但是经历了自身的有意识的改造,而且随着谶纬的盛行,出现了一大批方士化的儒生,儒家思想进一步神秘化,最终完成了作为封建统治者选中的官方哲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70.
对"行政立法权"给出相对准确、科学的定义是研究行政立法的前提。梳理行政立法权产生的背景,厘清行政立法权的内涵和"隶从性"特点,适当区分行政立法权设定的不同方式,以此为前提,才能相对准确地判断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立法体制,进而科学地配置立法权,提高立法质量,防止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