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过量无机酸酸化苯甲酸钠水溶液,经结晶干燥可制备苯甲酸产品,针对标准HG 3-987—76中苯甲酸纯度测定法测定苯甲酸产品纯度时,残余无机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实验建立了一种采用中和、调pH值后,再进行酸滴定的新的苯甲酸纯度分析测试方法——中和酸滴定法,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2.
2,6-二甲氧基萘是用途较为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用于电子材料的制备,可以被磺化,增加水溶性,用于有机合成;可以用来制备彩色沸石或作为合成多种药物的中间体。国外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国内尚没有2,6-二甲氧基萘的合成报道。  相似文献   
103.
104.
抚顺石化二厂甲乙酮装置氢气脱液技术改造项目已通过验收。该技术不但降低了甲乙酮装置中间产品的损耗,提升了回收利用的氢气纯度,还确保了排放液达标排放。氢气脱液技术应用一年来,甲乙酮装置共回收仲丁醇178.2t,甲乙酮29t,碳八酮32.8t,节约生产成本达104万余元,未发生过污水COD超标排放事故。  相似文献   
105.
蜂蜜大国的质量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蜂业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蜜”字出现。《楚辞·招魂》中也有”琼浆蜜勺”等诗句。《礼记·内则》中还有“子事父母,枣栗饴蜜以甘之”的说法。我国又是一个蜂产品生产大国。1991年全国养蜂750万群,占全世界饲养总量的13%;当年蜂蜜产量2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居世界之首。九十年代初,蜂蜜的世界年贸易总量约在2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出口约占40%。然而,由于我国蜂蜜质量不断下降,在各进口国中的信誉越来越低,出口量逐年减少。1999年我国仅对德国出口蜂蜜数量就比上年下降59.4%,减少外汇收入71%。近一两年,国内市场蜂蜜产品品种明显增多,就是大量产品因质量问题出口受阻而转向内销的结果。 我国蜂蜜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 (1)蜂蜜不成熟,易发酵变质 蜜蜂采集花蜜酿造成蜂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花蜜是植物蜜腺分泌的甜液,主要成分是糖和水,含水量一般在40%左右,有的多达80%;糖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各种糖的比例随花的品种不同而不同。蜜蜂采集花蜜后在巢中酿造蜂蜜要经过两种变化,一种是通过转化酶的作用,使蔗糖变为葡萄糖和果糖;另一种则是把多余的水分除去,使水分降至18%左右,成为高糖低水的粘稠液,以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然后,蜜蜂分泌蜂蜡把蜂蜜密封起来。  相似文献   
106.
一直以来,黄金饰品的纯度和硬度像一对“天敌”:纯度提高,意味着硬度下降;纯度下降,代表着硬度提升。如今,由于3D硬金工艺的出现,长期困扰黄金行业的这一“死结”终于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07.
凡对隋氏贵妃珍珠感兴趣者,新春让利,体验价格全按加盟商价格发货,请仔细查阅网站产品信息,欢迎到贵州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08.
KDON-3200/3200-5型空分塔出现污氮过冷液化器液空流路堵塞及氧、氮产品纯度周期波动问题,采用不停机利用上塔气体反吹操作方案与短时间停塔通过液空吸附器至上塔流路,用常温氮气加温清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临时解决了故障,并最终采取更换板式换热器和污氮过冷液化器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查种子的纯度先从春播种子中取出200粒,而后与纯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最后算出100粒种子的纯度。生产上用种的纯度,应控制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0.
与人类一样,玉米不仅具有“指纹”,而且不同品种的“指纹”绝对不会雷同。根据这种特性,我国农业专家已成功掌握了鉴别玉米种子真伪、判断玉米种子纯度等国际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