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5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财政金融   1349篇
工业经济   721篇
计划管理   2188篇
经济学   2312篇
综合类   2075篇
运输经济   57篇
旅游经济   98篇
贸易经济   1448篇
农业经济   736篇
经济概况   158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1071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The study explores the role of banks as debt and equity holders for the riskiness of a firm's investment strategy using a panel of Japanese firms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he period 1992–2004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grounded in agency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ories, we find that a larger involvement of banks as debt holders in a firm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ortfolio risk, while the shareholdings of universal banks increase it, supporting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2.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23.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3个方面研究了影响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能源强度的提高能够使碳排放强度上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提高能够使碳排放强度下降,并对2010年和201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做了分解,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能源效率减排引起的,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当前应优化产业结构和稳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等建议,对于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4.
能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人口、产业、交通、建筑等各要素决定了城市能耗的高低,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全局主成分析法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东、中、西部城市的规模、结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所引致的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率完全不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技术优势,并大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同时,中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西部地区则应提高城市密度,改善大而散的城市结构。  相似文献   
925.
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对基于基础吸收能力调节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以专利授权数量表示的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加入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各个指标的调节变量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是与R&D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数量相比,这一促进效应依然较小;基础吸收能力调节变量的加入正向调节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来说,基础吸收能力对西部地区OFDI逆向溢出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26.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怒江州的约束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立足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草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27.
选用2003~2011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对本国CO2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会给本国带来正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综合三大效应的结果显示,我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国内的CO2排放量。数据表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国内CO2排放量将会增加0.5009%,其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减排作用的技术效应远低于其余两大效应,据此提出了增加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8.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普遍提升。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经济也随之拉开差距,在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影响下,城乡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的二元化趋势。介于此,本文以"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挖掘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以分析我国城乡生态环境严重二元化的现况为出发点,剖析导致城市与乡村生态环境二元化的三大矛盾,并提出六大破解城乡生态环境二元结构可行之路,为共同构建美好生态环境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929.
通过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因素的分解,运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测度经济结构变化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供给变量中的人均GDP、转型系数、资本劳动比(K/L),技术创新变量研发投入(R&D)、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变量净出口总额(EX)均为显著,且系数关系能得到良好的解释。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促进浙江省的经济转型;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质量,吸引外资进入浙江省的高技术产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浙江省的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930.
股权激励效应一直是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但却始终没能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经过系统回顾股权激励领域的相关理论观点和经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存在契约整体观、契约要素观和契约结构观三种研究思路。文章以股权激励效应研究思路的演进路径为主线,对三种思路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释和述评,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