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109篇
工业经济   108篇
计划管理   350篇
经济学   648篇
综合类   153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61篇
贸易经济   360篇
农业经济   480篇
经济概况   3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针对镇域新型城镇化研究缺失的现状,以广东省中心镇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镇域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2006年、2009年、2012年中心镇新型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且区域间差异持续缩小,但仍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总体来说,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镇新型城镇化质量较高且呈空间集聚态势,粤东次之,粤西粤北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最低且有小规模低质量集聚区。(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交通区位等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上级政府的推力及本地政府的拉力等对其时空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中心镇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典型样本,运用2013—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变化,并基于GIS探求各省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研究区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华东地区常年处于高位,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度增幅较大,同时,随着各地区相关政策的落地,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有所降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大多为绿色金融滞后型,深入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引导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3.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有助于规避资源诅咒,在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可持续性。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我国109个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变动指数,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因子与交互作用探测分析以探究驱动作用。本研究得出:(1)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以5.98%的年均增长率波动性改善,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依托类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指数均值排序为: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成熟型城市、森工型>油气型>有色冶金型>煤炭型>黑色冶金型,均波动上升;(3)对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提升驱动力最强的因子由环境规制强度转为科技投入水平,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规制强度是最有效的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8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特点,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和土地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得出结论:(1)从时间变化特征上看,2005~2009年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2)从空间变化特征上看,由于受区位因素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南向北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苏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5.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的清晰界定而影响到微观企业的生产行为,使得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6.
陈晓峰 《资本市场》2011,(10):118-121
地处南疆、连接欧亚的喀什被誉为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城市。浓郁的西域文化和淳朴的民俗让人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但文化和语言差异也使拍摄时常伴随着尴尬与质疑……清冷的新月和炙热的土地交织在一起,喀什,应该是一个能在年老之时给我带来无限回忆的地方。  相似文献   
87.
利用1994-2008年中国大陆各省市区星级饭店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揭示了各省市中国大陆饭店业经营绩效时空演变特征:(1)在时序发展上表现出总体水平不高,波动性大的特征;(2)在空间地域上则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了中国大陆饭店业经营绩效时空演变的原因,发现中国大陆饭店业经营绩效时空演变受宏观经济环境、旅游业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8.
并购能快速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化,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多数文献对企业并购动因的分析是从规模经济、经营效率、协同效应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出发的,从时空经济视角出发对企业并购动因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然而,从规模经济视角、经营效率视角以及协同效应视角切入,对企业并购动因的解释都是不完备的。文章从时空经济视角出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基于时空经济视角的全面解析,并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这三种具体并购形式的时空经济动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9.
《企业技术开发》2011,(12):F0003-F0003
《体育时空》杂志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主管,《体育时空》杂志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科研所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5—1212/G8,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328,邮发代号:8—395。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红  徐建军 《经济地理》2011,31(4):555-560
利用非参数Ma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8%,并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区差异特征。从时间上来看,除了整顿提高阶段和调整创新阶段TFP的增长率为负以外,其他阶段TFP均实现了增长,并且表现为要素投入驱动和生产率提升双重驱动的特点,其中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占主体;从三大地带来看,乡镇企业TFP从东向西渐次降低;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北部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乡镇企业TFP增长率最高,东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其他四个综合经济地区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