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168篇
经济学   59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23篇
经济概况   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王玉圳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1-7,封2
时间地理学作为解释空间过程中人类行为与客观制约之间的一种方法论,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基于时空行为分析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支撑.通过对荷兰时间地理学家Martin Dijst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综述,剖析时间地理学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和探索,并结合中国空间规划改革,展望时间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管制事权的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差异化的传导机制,并以昆明市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梳理总结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根据管制要素(区域)央地事权分配差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划分为中央垂管型、央地协同型、地方直管型和地方主管型;不同类型的管制传导机制均由管制事权传导和管制行为传导两部分组成,具有不同的自身特征.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类型以央地协同型和地方直管型为主,注重与空间规划的协调,形成了央地协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传导机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最常开展各种活动和使用公共设施的地方,居民间的交流也多集中于此。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促进居民进行交往、活动,改善邻里关系。本文以研究组成居住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要素为基础,并通过对月牙塘小区的实证研究,把交往行为和居民行为特征作为评判公共空间规划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对其从空间组织、行为类型以及行为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以期为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英国政府自2010年以来,为解决规划体系存在的层级过多、官僚、效率低下等弊端,通过重构空间规划体系,调整规划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复苏.英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废止2004年《规划和强制收购法》所设立的法定"区域空间战略",区域协调出现问题.区域间的协作长期以来就是空间规划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政府行政的模式,另一个是市场和经济的模式.由于英国 自身具有自由裁量权特征的规划体系,区域间各方的合作十分重要,但以什么机制开展协作一直未能解决.这次的改革废除了区域规划和区域机构,希望以市场的手段进行协调、平衡区域间各方的利益在理论上具有操作性,但至今为止的实际运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经历从滨江、滨河开发到滨海开发的战略空间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滨海地区开发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热点。针对我国当前滨海空间在保护与建设、需求与供给、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种种不协调、不平衡和无序化问题,以广东沿海城市的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吸纳国内外滨海地区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在多规合一、陆海统筹、新旧融合等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协调构建统一的滨海空间规划纵横体系,协同梳理多元的滨海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协作搭建高效的滨海空间治理平台等方式,更全面地体现多部门和多主体利益诉求,处理好新区与旧城的功能关系和空间资源分配时序,科学引导滨海战略性空间的开发与管控,以期为实现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构建国土空间基本战略格局的科学基础尚未延伸至海洋层面。海域"双评价"作为沿海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存在理论缺失、技术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以海域功能理论为基础,从人类海洋活动出发,探索海域"双评价"的实践方案,建立"双评价"到海域利用优化的科学逻辑,指出基于"双评价"的海域利用冲突识别是海洋空间规划的关键。以温州市海域为例,基于本底资源从空间、渔业、环境和生态四方面进行单要素承载力测算,以此获得海域综合承载力作为监测预警的标志。选择渔业用海和建设用海两类典型用海进行适宜性分析,确定海洋空间利用的最优布局,判断海域利用空间冲突。结果表明:温州市沿海区县的海洋承载能力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分化严重,龙湾区与洞头区渔业资源开发超载;乐清市与龙湾区的海洋环境超载。渔业用海适宜面积占比较低且分布于远海地带。不适宜区域集中于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江入海口岸海域。建设用海适宜区域集中于近岸海域,远海区域距离城镇与交通较远,自然条件中水深较深,成本较高。苍南县和平阳县海域利用冲突较少,用海布局合理。乐清市、龙湾区与洞头区存在显著冲突。"双评价"的实践与应用是指导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保护的关键,能够综合识别海洋利用的冲突,有助于沿海地区海洋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7.
卓勇良 《浙江经济》2011,(17):54-54
随着距离弱化及消失,要素布局与人口流动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强化空间规划,强化空间引导,扎实推进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重塑浙江地理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8.
交通是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桥梁,是区域产业、资源的纽带。杭黄客运专线(简称杭黄铁路)将于2017年建成开通,淳安县将从此结束无铁路的历史,步入"高铁时代"。杭黄铁路的开通,将极大拉近淳安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一方面,高端人才、高新技术、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将聚集,为淳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空间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前沿、改革创新举措以及区域产  相似文献   
19.
空间规划是为解决空间问题而制定实施的政策工具,各类各级不同类型的空间规划构成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空同规划多规并存且效率和效力低下的局面,建议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厘清空间规划关系,探索提出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2,(19):22-23
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高度的城市化,而城市群经济正是竞争性产业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非"极"均衡发展城市组团发展趋势下,多中心很快被看成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在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