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168篇
经济学   59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23篇
经济概况   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目标导向上具有一致性,在空间上具有强关联性。本文在对生态产品相关概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施秉县面临的现实困境等的分析基础上,借力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施秉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主要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国土规划的概念和研究,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的一致性,如规划属性的一致性、规划对象的转变、规划内容的转变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主要包括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空间类规划战略的关系、注重国土空间要素空间管理和综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73.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的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若干意见》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国家—省—市...  相似文献   
74.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实现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相匹配的现实需求,研究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法,并选择西藏自治区开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简化、指标集成方法缺乏科学逻辑、数据精度不高、评价结果与规划编制缺乏有机衔接等问题;(2)改进形成了新的评价方法,选取了海拔、坡度、温度等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影响因子间的内在逻辑确定了指标集成方法;(3)案例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证实了因地制宜选择特色指标和阈值、采用高质量数据的必要性。研究结论:科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有助于识别人地矛盾、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当被纳入"双评价"体系。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改进和完善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5.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旅游景区功能演变、用地特征及问题分析,构建旅游景区用地分类体系,以期为旅游景区用地纳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旅游景区规划的深度编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通过调研和问卷厘清现状景区用地情况,对比借鉴相关用地分类体系,基于此构建旅游景区用地分类方案。研究结果:分析并阐明了旅游景区的功能演变、用地特征和现状问题,构建了2大类、9中类、28小类的景区用地分类体系,并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衔接。研究结论:建立可衔接且具可操作性的旅游景区用地分类体系,是实现旅游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用地规范化管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研究目的:以天津市洪水庄村为例,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方法。 研究方法:“反规划”理论、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留白”用地最适宜地块 面积共 1.26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 2.45%,位于村域西南部;较适宜地块面积共 33.1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 64.44%,其中有 15.43 hm2 位于村域南部,17.69 hm2 位于村域北部;较不适宜地块面积共 17.0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 的 33.11%,位于村域北部;(2)构建的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既满足刚弹性结合的要求,又提高了选取效率,同时将 适宜性结果定量表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适用性。研究结论:“反规划”理论提出的逆向规划思路对于村庄“留白” 用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运用村庄“留白”用地模型选取的“留白”用地结果较为合理,为村庄“留白”用 地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赵宏平 《山西农经》2020,(2):28-28,30
国土资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基础资源之一。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效,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高效化。概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为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8.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非粮化治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流转效应及政策延续、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与非正式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绩效、多资源协同配置与土地保护、土地再分配与农地整理、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土地管理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安全与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农地制度改革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79.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治理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性、激励性与高效能管制,其治理逻辑是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小闭环嵌入到国土空间治理大闭环之中,实现自然资源部内部治理“小协同”与以自然资源部为核心的多部门治理“大协同”联动。(3)可从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系统治理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规范与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权力协同机制以及利益调节机制等方面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来研究要加强理论综合支撑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差异鼓励地方创新以及尊重主体利益提高管制效能。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服务于新时期空间治理需求,是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多规并行背景下乡村地区各类规划存在治理逻辑混沌、规划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空间的全域全要素统筹;(3)“多规合一”要求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角色定位、价值目标、规划思路和管控视域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促进空间治理理性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与主体权益公平化。研究结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注重实现规划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融合、全域综合管控与单元精细化治理相结合、完善多规合一与双向结合的规划传导体系、实现规划体系与土地产权关系相衔接、构建多元主体公平参与机制,助力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和乡村格局优化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