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73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362篇
经济学   669篇
综合类   182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333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3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marginal income tax rates, the set of financial assets that households own, and the portfolio shares accounted for by each of these assets. It analyzes data from the 1983, 1989, 1992, 1995, and 1998 Surveys of Consumer Finances and develops a new algorithm for imputing federal marginal tax rates to households in these survey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rginal tax rates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asset allocation decision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household owns tax-advantaged assets, such as tax-exempt bonds or assets held in tax-deferred account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its tax rate on ordinary income. In addition, the portfolio share invested in corporate stock, which is taxed less heavily than interest bearing assets, is increasing in the household’s ordinary income tax rate. Holdings of heavily taxed assets, such as interest-bearing accounts, decline as a share of wealth as a household’s marginal tax rat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42.
江心英 《经济地理》2004,24(4):464-467
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时空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传统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的影响,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等观点,并实证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与外商对华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内在互动性。  相似文献   
43.
黄胤强 《时代经贸》2007,5(11X):3-4,6
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传统财务决策理论将决策者独立于投资决策过程之外,认为决策者完全能够依据理性决策模型做出最优的决策,但现实并非如此。本文对行为决策理论中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决策者的行为特征会影响到投资决策及投资回报率的设定,展望了行为决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4.
非农投资总量、结构和要素替代对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影响非农产业就业量的增长因素分解为:投资总量效应、结构变化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投资总量的增长是拉动非农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的行业结构变化效应以及要素替代效应导致了非农就业的下降。  相似文献   
45.
论文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对象,分别考察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对营业收入、出口创汇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宏观变量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宏观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最后提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6.
安全投资模型及收益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安全投资模型基础上提出,安全投资对生产经营单位产生效益的分析模型.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是有一定的安全投资比例,并且以最佳安全投资点进行投资所产生的效益表现形式是潜在的、收益是巨大的.因此,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安全投资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项目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The study is on a linear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atic risk and the micro-economic leverage and analyzed the data from the steel, energy source and chemical fibre industry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n 2002 and 2001.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empirical equations were found. The portfolio effect was shown so tha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had been found to support the micro-economic leverage portfolio effect theory, which was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balanced the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leverage to minimize the systematic risk.  相似文献   
48.
资本流动性:基于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衡量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性的方法有总量规模法、储蓄—投资相关法、Edwards模型以及货币自主性检验法等四种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前三种方法测度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流动性,并用前两种方法比较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资本流动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亚洲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并且在所有亚洲新兴国家中,中国的资本流动性是最低的。通过运用Kalman滤波技术对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进行动态分析,并没有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的证据。实证研究发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远低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来说,采取渐进式改革而不是激进式改革可能更为明智、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9.
我国公共投资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投资规模连年扩大,改善了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但是否存在投资过度的风险?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公共投资规模效率存在的条件,使用协整的方法分析了大口径和小口径公共投资规模的最优规模,得出我国公共投资规模不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题,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利用简化的“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东道国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具有实质性影响。通过引入经济学家阿利伯的通货区域理论和“多国投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