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5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00篇
经济学   174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是对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加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规范统计和应用分析可为我国政府调整产业政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以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为研究对象,结合学者观点、国家标准及各级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提出将分支产业作为初始指标的横向统计思路,构建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指标体系。在数据收集方面,强调要做好“收”与“填”两个基本工作;在指标确立和数据收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预测的两种方法,以此作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预测的初步探索;提出应从统一数据统计标准、完善数据调查与公开制度、加强数据资源开发3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测量与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Learning-by-doing and input demand of a rate-of-return regulated fi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by doing to input demand of a cost-minimizing rate-of-return-regulated firm is examined. Using a panel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rm's cost and input demand decisions are both influenced by learning-by-doing. The firm's cost and the rate-base (capital) input requirements decline as learning-by-doing measured by cumulative production expands. However, LBD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non-rate-base inputs (labor and fuel)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While LBD ambiguously reduces fuel usage, it moderately increases labor employment. In addition to changing input intensity, LBD also influences returns to scale and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李俊霖 《南方经济》2006,7(11):14-21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对循环经济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在模型中将循环经济部门从生产部门和消除污染部门中分离开来,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循环经济下的各种经济指标来研究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其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循环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及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在不引入循环生产部门的情况时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关系。  相似文献   
4.
We show that the Hotelling–Lau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an extension of the Allen–Uzawa elasticity to allow for optimal output-quantity (or utility)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factor prices, inherits all of the failings of the Allen–Uzawa elasticity identified by Blackorby and Russell [(1989) Am Econ Rev 79: 882–888]. An analogous extension of the Morishima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to allow for output quantity changes preserves the salient properties of the original Hicksian notion of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We thank Paolo Bertoletti for drawing our attention to the issu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and for his comments on an earlier draft.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并运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1979-2004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决定产出缺口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我国200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GDP就业模型揭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内在关系。要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必须保持快速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提高GDP就业弹性。比较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GDP就业弹性,发现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更依赖于资本和技术进步,其GDP就业弹性、GDP对就业的“指数效应”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同时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和进一步的资本深化,GDP就业弹性也在逐渐下降。东部发达地区GDP对就业的“乘数效应”比边疆民族地区的大,说明了东部发达地区依然是吸收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地区,并提出增加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Rennison (Comparing alternative output gap estimations: a Monte Carlo approach, 2003) has provided simulation-based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e joint use of extended multivariate filters and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s is optimal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 We use this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two components of potential GDP: the full-employment labour input and trend labour productivity. This decomposition is useful for identifying sources of fluctuations in potential output. It reveals, for example, that the vigorous growth rate of U.S. potential GDP recorded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90s is attributable to a fall in the struc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nd a marked upswing in trend productivity growth.  相似文献   
9.
制度演进理论将制度变迁行为归结为制度主体对环境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在完全信息和缺乏外在约束条件下,制度将会按照某种方式向最优的均衡路径逼近。但是,信息的不完全性、经济实体的制度兼容性以及转轨经济面临的产权、效率约束都会改变制度演进的路径和结果。根据Barro(1991)和Skott(1999)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制度的动态演进方程,文章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制度演进长期均衡路径进行了考察,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制度演进图景。同时,运用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文章考察了模型对中国经济制度演进路径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实时预测及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挺国  王霞  苏娜 《经济研究》2012,(3):88-101
本文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基于多种退势方法的产出缺口最终估计、准最终估计和实时估计序列,分别构建了四类预测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分析了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和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出缺口在通胀预测中的作用及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胀率的实时预测效果要明显比基于最终数据的差,其中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实时预测精度的影响大于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尽管在最终数据的预测分析中,产出缺口的引入能够提高通胀率的预测精度,但是在实时预测中,产出缺口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通胀实时预测中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