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262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159篇
经济学   316篇
综合类   59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93篇
农业经济   87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要保证审计委员会制度得以全面建立并同时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应彻底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通存在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12.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dentifying the most effective community-level governance mode is a key issue in ru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modes is desperately needed. Since the 1980s, tens of thousands of villages in rural China have held local government elections, providing a good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mocratization on the level of public goods provision. Using a recent village survey conducted over a significant period of time, this article compares two different governance modes. It finds that elections affect little on the size of revenue but significantly shift the distribution of taxation from individuals to enterprises if possible. However, privatization has made taxation or levies on rural enterprises more difficult. It also shows that elections and power sharing are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查1997年到2004年间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代理变量与会计盈余及时性指标之间截面数据相关关系,探讨治理机制是否随会计盈余及时性而变化。结果基本支持了本文的假设: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是倒数关系,外部股东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是正相关关系;会计系统信息有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解释股权价值现时变化的程度;以高成本的监督活动为特点的特殊治理结构是股东和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需求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 ,它们都隐含了企业是一种再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结果决定出企业的治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 ,各方的谈判破裂结果效用、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我们使用Nash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分析了这个过程。我们的结论是 ,企业治理结构是内生的 ,每个企业的治理结构都是特殊的个案 ,一种治理结构并不具有普适性。这个结论具有重要的立法含义。  相似文献   
15.
生命周期的概念适合于公司治理文化的研究,公司治理文化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具有其各自的特点。文章认为通过预测公司治理文化生命周期曲线上所处的位置,可以预测公司治理文化的变化趋势,解释产生变化的原因,据此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对策,以实现公司治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资产组合配置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国有产权与银行业绩表现的关系,近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但是,很少有文章讨论银行国有产权与银行谨慎经营行为的关系。本文依据银行资产组合配置比率指标,研究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在谨慎行为方面的差异。实证结论表明:股份制银行比国有银行经营更为谨慎;国有银行由于管理与经营机制的改革正变得越来越谨慎。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就是要尽快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政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通过构筑企业利益共同体。通过借鉴国内外做法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以及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才能真正理顺上述三者关系。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而实现扭亏增盈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论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其实施的七年多时间里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 ,其部分条文设计的先天不足及指导思想的偏差 ,使得它与时代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公司的设立条件、独资公司的取舍与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在公司法中加强诉讼保护等方面 ,对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对我国公司制度的成熟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与IPO抑价——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ensen与Meckling(1976)认为,代理成本是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投资者对公司代理成本的预期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抑价。本文以我国2002—2003年的133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结构特征以及关联交易性质对IPO抑价有显著的影响,而董事会独立性对IPO的抑价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IPO抑价,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关民营与国营企业的治理效率的讨论异常激烈,但较多的争论都是采用规范研究或者案例分析的方法,而国内较多的经济学者较早时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大都为民营企业治理效率高于国有企业,本文采用中国证券市场运作相对成熟的1999-2003五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国有控股企业平均业绩高于民营企业。这里当然有国有上市公司中一部分垄断性企业获取了垄断收益的影响,但是国有上市公司近年来不断提高业绩以及民营企业最近借壳上市后导致上市公司形成巨大亏损的事实都与本文的结论暗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