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5篇
  免费   1020篇
  国内免费   841篇
财政金融   2917篇
工业经济   1206篇
计划管理   8500篇
经济学   5631篇
综合类   8151篇
运输经济   111篇
旅游经济   281篇
贸易经济   4143篇
农业经济   2170篇
经济概况   595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2541篇
  2013年   2397篇
  2012年   3103篇
  2011年   4116篇
  2010年   3208篇
  2009年   2932篇
  2008年   3120篇
  2007年   2944篇
  2006年   2806篇
  2005年   2009篇
  2004年   1483篇
  2003年   1151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Modern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was design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improved indicator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so that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could better control the economy. The way that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affects the types of policies used to try to accomplish policy goals. Two attributes of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are analyzed for their effects on economic policy. First, government production i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at cost, rather than at market value as private sector output is measured. This biases policy toward a larger public sector. Second, output is measured as a homogeneous dollar amount. This biases policy toward focusing on increasing quantities of inputs and output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ather than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are the true engines of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policy could be improved by focusing less on national income as an indicator of policy, and more on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that foster economic progress.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就债务重组的基本原理五种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事项分别作了说明,并对中外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其中的差异。为了寻找更为完善的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对新会计制度关于债务重组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从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应贯彻企业再造思想.要以企业再造思想为指导,把整个东北地区看做一个大组织,搞好地区的文化建设;要从企业再造理论的精神实质出发,建立新的完善的市场机制;要坚持企业再造思想所强调的三个核心原则,搞好东北地区的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建立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一种“立法型”的会计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05.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我国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这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培养和使用好人才,在于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为此,文章提出了一些人才使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6.
WTO第五届坎昆部长级会议的失败暴露出WTO多边贸易体系在贸易、投资自由化等原则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在管辖范围、职责与功能方面存在无限外延的困惑,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上缺乏公平与透明度等问题。为推进WTO的改革进程,发展中国家应在改革WTO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两岸入世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是有一定距离的,特别是台湾当局为大陆度身设置的“大陆货品特殊防御机制”,似乎是为了利用中国大陆在其《入世议定书》中对世贸组织成员的特别的承诺条款,但从法律角度而言,这是有违台湾在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议》项下的义务的,极易成为两岸之间有限的经贸互动中争端的导火绳。  相似文献   
108.
论国企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当今以及未来时代竞争的焦点,如何吸引人才而避免人才的流失成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根据国企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和人才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为国企如何为人才提供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近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转移过程。所谓 "管理的回归本色",其内涵是管理不是单纯的控制,而是一种如何使人的价值在组织的经营活动中得到实现 及如何尊重人的价值。这一理论视角的转换,在改版后的2000版ISO9001标准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0.
明代皖南平原的圩田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诸英  顾芳 《中国农史》2006,25(1):56-65
洪武时期,旧有圩田得到迅速恢复;建文至正德期间,圩田有较明显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富豪围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圩田发展与蓄水防洪的矛盾已经凸显;嘉靖以后,水灾呈现加剧的趋势,除固有的自然因素的原因外,过度围垦、民人渔利、修防低效等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圩田的治理有新的进展。圩田在皖南平原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