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369篇
工业经济   114篇
计划管理   391篇
经济学   481篇
综合类   251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78篇
农业经济   90篇
经济概况   3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利用协整理论对1952年~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中国的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效应;(2)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3)中国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小于1。  相似文献   
32.
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及在中国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彬 《经济问题》2007,339(11):26-28,92
资产价格泡沫源自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是借款人的风险转移行为.从经验证据上分析了我国信贷扩张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的因果关系及商业银行中长期存在流动风险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中国股市现金股利悖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国祥  苏月中 《财经研究》2005,31(6):132-144
现金股利悖论指现金股利增加或降低都可能增加代理成本,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现金股利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国内外流行的观点.文章在考虑我国存在高比例非流通股的事实下,从代理成本角度对我国现金股利与中小投资者利益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现金股利悖论",并得出三条推论:股权越集中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国有股股东比法人股股东更偏好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极不稳定.但对三条推论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国有股股东与法人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并无显著差别.增加现金股利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要解决现金股利的两难处境,前提是股票全流通.  相似文献   
34.
文章首先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深圳技术进步进行了量化,并建立指标体系对深圳制度变迁进行了量化,随后利用格兰杰(Casual)因果检验考察了深圳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二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和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是双向的引导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现有的经济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采用Granger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并与模型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三者关系与模型结论基本一致,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间存在良性循环;而中部地区投资效率低下、西部地区资本供给不足,致使中西部经济中的三者良性循环被迫中断或被低水平恶性循环取代,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进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现有理论文献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计算,初步得出我国GDP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然后着重运用协整理论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但仍然不足.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和进出口额与GDP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比较大,但进口对GDP的贡献较大,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7.
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流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各级政府都希望把物流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对经济比较发达、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长三角地区在1985年-2004年期间经济增长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8.
中国住宅投资引领经济增长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1985—2009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对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1985—2009年全时段还是以1998年大规模房改为分界线的分时段,无论是全国各省市还是分区域的各省市面板数据,经济增长引领住宅投资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是稳定的;不同于一些研究和政策措施所主张的住宅投资引领经济增长的观点,本文认为找不到证据来支持住宅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论点。由此可见,所谓"住宅引领增长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大力促进住宅投资以带动经济增长、把住宅建设当作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政策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9.
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长期内储蓄与投资没有因果关系,如果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应表现为投资增长是储蓄增加的原因。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一致。因此,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减少系统内的储蓄流失并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扩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4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二元化之客观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性质或为物权、或为债权、或为兼具债权特征的物权、或为物权和债权双重属性、或为多重属性、或为二元化、或为"类所有权"等.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法律规范内容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为二元化,即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客观地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有利于正确适用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有利于依法实施不同性质的法律保护,真正达到切实保护不同性质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