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16篇
经济学   157篇
综合类   98篇
贸易经济   132篇
农业经济   618篇
经济概况   2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乡镇论坛》2010,(22):42-4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小合六村某村民问:2005年4月1日,我与本村一村民互换宅基地建房,在村干部的主持下,我们两家在一起进行了协商,我用3分菜地与对方占的3分零散地兑换,并补给对方800元钱作为垫宅基地的费用,双方都表示同意,写了协议书,按了手印,到2008年4月份,对方反悔,硬要我们出6分地,经村干部多次调解,没有结果。  相似文献   
82.
《中国地产市场》2010,(5):72-72
案例20世纪80年代初,黄某以"一户三人"(黄某与妻子张某、大儿子)名义申请了宅基地建房。同年12月,小儿子出生。2005年大儿子结婚,黄某因车祸去世。2008年,小儿子因结婚另行申请了宅基地建房;大儿子也将房屋拆除,在原宅基地上建了新房,张某随大儿子居住。2009年,大儿子居住房屋面临拆迁,获得了拆迁补偿款50万余元和宅基地使用权补偿  相似文献   
83.
《乡镇论坛》2009,(31):40-41
辽宁省鞍山市某钢铁公司职工张某来信说:我老家在河南省西峡县、上世纪50年代,因为招工我到了目前这个钢铁公司工作。现在我已经退休。虽然在东北生活多年,但我还一直想念老家的山山水水,想在老家的衬里申请一块宅基地建房颐齐天年。请问,我这个愿望能实现吗?城镇退休职工回乡居住是否可以中请宅基地?  相似文献   
84.
石峰  孙丽丽 《北方经济》2007,(12):58-60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维系几亿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和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因而一直以来在法律上禁止流转。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转让也越来越频繁,事实上出现了法律规定与实际做法的背离。因而,如何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更有效地发挥农村宅基地的经济价值以及正确处理农村房屋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农家之友》2008,(1):59-60
安徽凤台县朱马店镇徐桥村数十亩耕地上,一幢幢上下两层的红砖房正拔地而起,有的已经落成,有的建设过半,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这些房屋是由徐桥村党支部书记谢玉奎、村委会主任徐国远等人“开发”的,说是“建设新农村”而且还有“规划”200亩耕地用于房屋和街道建设。村里不准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农民必须购买村干部“开发”的高价房。  相似文献   
86.
李抗 《国土经济》2008,(19):17-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政策规定:一户只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场所,农村住房又是一户农户最大的财产。然而在农村城镇化、产业工业化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逐步转化为“城镇边缘人”的同时,农村大量出现农地抛荒,村庄空心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村住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隐形的宅基地流转现象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87.
“在包括小产权房在内的宅基地问题上,最近几年政策不太可能出现松动,中央不会鼓励到农村去发展房地产。”  相似文献   
88.
江平前不久在《法制日报》撰文提出:农村土地问题实际是三大问题:第一是承包经营土地问题;第二是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第三是宅基地问题。物权法在这三个集体土地的改革或者流通的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既  相似文献   
89.
《农民科技培训》2007,(12):19-19
案例:刘大爷生前是一名“五保户”,他的生养死葬全由其所在的村民小组负责,但未形成任何书面协议。1998年刘大爷因病去世后留下3间房屋,也从未有人提出过要求继承,几年来该房屋在风雨中慢慢倒塌。2005年下半年。正当该村决定在包括刘大爷留下的一大片废地基上连片建设标准化农民住宅时。刘大爷的侄子刘某前来阻挠,他提出自己是刘大爷的唯一法定继承人,刘大爷的宅基地应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90.
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宅基地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天津作为“宅基地换房”的先行者瞬间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