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39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财政金融   6083篇
工业经济   1991篇
计划管理   9236篇
经济学   7494篇
综合类   3248篇
运输经济   395篇
旅游经济   91篇
贸易经济   9047篇
农业经济   2517篇
经济概况   508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5篇
邮电经济   129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862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1006篇
  2015年   1508篇
  2014年   3131篇
  2013年   2667篇
  2012年   3457篇
  2011年   4029篇
  2010年   3408篇
  2009年   3069篇
  2008年   3727篇
  2007年   3204篇
  2006年   2325篇
  2005年   2447篇
  2004年   1621篇
  2003年   1390篇
  2002年   1099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788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32.
《经济师》2015,(12)
在日常的物资采购工作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如何选择供应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文章由浅入深,详细论述了如何认识和对待供应商,同时给出了正确选择供应商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3.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4.
建国70年来,中国经济外交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经济外交反映着一国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判断、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权衡排序,以及对战略意图之实施方案的选择。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经济外交的丰富内涵可以被归纳为一条简明的线索,即如何在特定的国际秩序背景下,以有效可行的方式寻求国家核心利益的实现乃至提升。中国在不同阶段特有的秩序观和利益观构成了关于决策背景和追求目标的理解,进而影响和塑造了关于具体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章选取2003年第三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时间跨度涵盖58个完整季度的居民储户调查数据和货币、财政政策变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影响微观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尤其是对于家庭储蓄存款配置意愿和股票基金投资意愿具有影响。政策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均存在,政策制定者应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意愿进行充分关注,及时进行资本市场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36.
37.
38.
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和长期存在的国际能源市场风险,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利用国外能源、开拓国外能源市场的重要手段。海外能源投资的区位导向是否与其他类型投资一致?本文运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基于中国2006—2015年对57个国家的能源投资企业/项目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并且偏好与中国制度差异较小的国家,符合“制度接近论”;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道国能源禀赋、发展水平对海外能源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呈现非对称效应,在制度质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构建智力资本、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 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 对收集的138 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智力资本对战略柔性和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而战略柔性中的资源柔性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由此可以得出战略柔性和智力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0.
产业政策作为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受其影响,企业偏向做大而非做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文章以生产率作为高质量成长指标,以产能过剩作为低质量成长指标,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了企业低质量成长并抑制了企业的高质量成长,且这种"扶低抑高"的效应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要素市场扭曲有助于加剧产业政策的扭曲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