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62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87篇
经济学   261篇
综合类   12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25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2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会导致其产值的增加;一二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12.
以浙江省台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数据为依据,结合台州近十几年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从两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作出剖析,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指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3.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趋势看,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看,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偏离度在逐渐缩小;从就业效应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4.
《价值工程》2013,(4):167-168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决定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河北省县域2001—2010年统计年鉴资料,运用结构偏离度分析方法,揭示了河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扩大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116.
117.
王瑞荣 《商业时代》2015,(3):138-14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8.
中东欧国家FDI、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东欧七个国家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FDI、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FDI有利于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并不能扩大就业规模,但是FDI对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业结构中出现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长,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下降的现象。同时在经济增长中,以工作时数衡量的劳动量的贡献率为负,而劳动力结构转变的贡献率为正。  相似文献   
119.
贸易自由化、劳动流动与就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时达  刘瑶 《世界经济研究》2012,(3):58-62,88,89
就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就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构建,将劳动流动的因素纳入到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之中,定量分析了二者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劳动流动自由程度的提高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0.
一、我国加入 WTO后 ,对辽宁人口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适度的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必要和积极的 ,但人口总量规模过大以及结构失衡 ,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时 ,必须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清醒的认识。1.现有的人口规模对辽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是要把维护大多数人以及后代人的总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永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必然提出了如何对各类不可再生或有限再生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