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21篇
工业经济   60篇
计划管理   1092篇
经济学   446篇
综合类   531篇
运输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1173篇
农业经济   83篇
经济概况   8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篇
邮电经济   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是高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苏移动淮安分公司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信息化发展空间,通过“高校一卡通”的开发与应用,成功参与到当地高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并逐步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移动行业信息化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32.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辩证法。民族地区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科学内涵,论述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运行机制,力求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4.
建设和谐校园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着力突出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主题、基础、载体、关键、环境、保证,抓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党的建设七个重点,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5.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确定的战略目标,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应该走科学发展之路。构建和谐民办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6.
蔡晴  张强 《中国邮政》2007,(12):28-28
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巧打"教育牌",突出抚州"才子之乡"的地方特色,积极开发校园集邮市场,效果显著。截至10月底,全市完成集邮业务收入1011.45万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37.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践行“八荣八耻”。不断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八荣八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构建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8.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体育现象与关系的研究,提示出体育意识的形成。校因体育文化是在学校体育这个主要空问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校因文化、体育文化与校因体育文化理论上的分析,加深对“三个”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摆正其文化地位,使之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9.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0.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困扰教育发展,危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出发,认真分析,加以研究,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机制,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小学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