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2篇
财政金融   4183篇
工业经济   3793篇
计划管理   12638篇
经济学   3689篇
综合类   1482篇
运输经济   369篇
旅游经济   46篇
贸易经济   7660篇
农业经济   934篇
经济概况   338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8篇
邮电经济   54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1010篇
  2014年   2613篇
  2013年   3129篇
  2012年   3800篇
  2011年   3517篇
  2010年   2879篇
  2009年   2923篇
  2008年   3487篇
  2007年   2472篇
  2006年   1894篇
  2005年   1898篇
  2004年   2363篇
  2003年   1531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正> 白敬宇制药厂片剂车间是以生产各种片剂、胶囊剂、粉剂和滴丸剂等多种剂型的车间,以片剂为主,这几年生产量比过去翻了一番,职工的收入也比过去有较大幅度增长,车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过不少骄人成绩。对此,职工感慨万千:变化来自于学习型班组建设。  相似文献   
63.
马志坚 《公司》2004,(8):76-77
“员工股票激励计划”实施中的不诚信,为中兴通讯的企业文化留下致命伤。  相似文献   
64.
2004年,对上海高雅实业有限公司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公司由一个纯粹是安置超高压富余人员,稳定主业职工队伍的企业,逐渐转向依靠主业,面向市场要效益的发展型企业.这一转变,使高雅公司在人员构成、运行模式、服务理念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员工收入也大幅提高.2004年,公司完成产值2.5亿元,其中外接工程达9千万元,实现了公司成立4年来的第一次大跨越.这一切可喜的变化,都缘于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65.
完善绩效管理促进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绩效管理和战略的关系,绩效管理与员工成长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绩效管理来保证战略的实施。另外阐述了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人才是企业之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7.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业绩 研究表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业绩有积极的影响,包括较高的员工生产率和更好的财务业绩。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巨大贡献,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资源。Bamey&Bright(1998)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只有人力资源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资源,因为只有它才具有价值性、稀有性、难以  相似文献   
68.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长期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制,一直延续到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时期。但在日本迈入经济成熟期后,由于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企业破产增加、工作岗位减少、经济效益下降、劳动力流动加剧,这套制度已经不适用了。日本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破了长期雇佣的思想,提倡能力主义和竞争性地选拔人才,不少企业引进美国的职能资格制度,对传统的长期雇佣制、年功序列等进行了根本的改革。  相似文献   
69.
徐金玲 《现代企业》2004,(12):14-14,25
许多激励理论表明,企业可以通过保证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来激励员工,使他们有更好的工作表现,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其方式主要是。  相似文献   
70.
王文波 《中国邮政》2004,(12):36-37
作为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的大型提供商,中国邮政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有一支怎样的员工队伍。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企业盈利随之提高2.5%。北京大学梁均平教授也曾说:“员工的满意度是他从企业得到的内在报酬,这种内在报酬会增添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