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74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5篇
财政金融   6342篇
工业经济   4071篇
计划管理   9754篇
经济学   8332篇
综合类   2785篇
运输经济   498篇
旅游经济   46篇
贸易经济   7915篇
农业经济   5583篇
经济概况   152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659篇
邮电经济   277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1041篇
  2020年   1049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364篇
  2014年   4442篇
  2013年   3817篇
  2012年   4924篇
  2011年   5000篇
  2010年   3743篇
  2009年   3927篇
  2008年   4194篇
  2007年   3180篇
  2006年   3341篇
  2005年   2840篇
  2004年   2234篇
  2003年   2591篇
  2002年   2129篇
  2001年   2009篇
  2000年   1707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邱晗  黄益平  纪洋 《金融研究》2018,461(11):17-30
本文使用2011-2015年263家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基于蚂蚁金服用户数据构建的地市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使得银行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资金。负债端结构的改变导致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偏好上升,但是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即银行选择了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负债端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将成本向下游企业转移。此外,本文还发现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越小。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咪咕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咪咕公司作为一个基于各类新媒体运营的产业集团,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深度探索专业化运营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关于咪咕公司咪咕公司是通过整合旗下的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等内容型业务,打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  相似文献   
13.
14.
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考察20世纪以来的12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将过去100多年引发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与我国当前的金融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采取打击金融腐败、适当收紧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等相关政策来防止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施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使得大别山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该地区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中的随州市为例,分析其七大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将其分为四个区间,根据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的要求,提出了各类产业发展的路径,即,压缩小冶金产业的发展规模,转型发展汽车机械与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扩大生物医药、旅游、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则要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代表着创新,企业只有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改进,才能拥有十分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发展导向。由此可见,自主研发能力在企业运行中所展现出的地位和价值。自主研发是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保证企业拥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直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江苏省扬中市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基础和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情况,结合扬中市相关产业和区位优势,分析了江苏省扬中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并从科技创新引领园区升级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园区打造创新核心区,构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吴丹  胡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0):128-136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控药减害增收"的目标提供借鉴。[方法]基于2005—2015年数据利用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法分解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伴生大量农药施用,仅少数省域表现出农药施用和农业经济增长扩张绝对脱钩的理想状态,东北西北部分省域农业经济增长则以更大幅度的农药投入增长为代价。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的因素;东部地区种植规模变化、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因素均是推动农药施用和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的因素;东北地区仅劳动力规模效应成为推动脱钩的力量。[结论]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需要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普及,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低污染农药和肥料的推广度;构建农户施药的多重约束机制,完善农业病虫灾害保险减少农户对生产过程的风险感知,发挥农业合作社对农户施药行为的规制作用,完善产品分级认证和安全准入制度;通过农地合理流转和农业机械化等方式集约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