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621篇
工业经济   274篇
计划管理   1747篇
经济学   1279篇
综合类   1234篇
运输经济   42篇
旅游经济   61篇
贸易经济   2085篇
农业经济   375篇
经济概况   17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91.
提高网上银行接受程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冬梅 《经济师》2005,(10):246-247
文章认为,消费者对网上银行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消费者的创新性、消费者所拥有的相关知识和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风险认知等因素,对网上银行的接受程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接受程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就业观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我国基本上是将其纳入政治轨道上运作,其主导思想是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其职业角色期望表现出松散、模糊和人格化倾向,社会期望使知识青年无法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将大批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通过人口转移方式来解决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显然削弱了城市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大郊区开发的一个研究项目为案例,批评了北美“品德教育”的某些方面是怎样对维持一个健康的自由主义民主社会造成危害的。作为这种批评之基础的假设认为,把自由主义的动机作为一种政治理论确定下来,并且认为这种动机就表现在民主的原则和实践中,是为了解决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人们之间的(几种)冲突,而且要做到这一点,只要把公民的角色分化出来,按照这个目的进行建构即可。以此为抓手,本文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种观点的危险性上,认为这种观点无法区分好人和好公民这两个概念,尤其是在文化多元主义已经深入人心的背景中。  相似文献   
94.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传统的BDI审慎式智能体一直缺乏一种高效的实现机制,而且不具备通过利用由应用环境反馈的信息来完善其性能的能力。为此,在传统智能体系统操作模式基础上引入有效的学习和感知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事例推理(CBR)的自适应审慎智能体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CBR系统和智能体认知理论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构造审慎智能体,并利用CBR的认知-学习循环周期不断完善智能体的知识库来提高其在动态环境下求解问题的自适应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求解效果。  相似文献   
96.
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曲线贴现模型中锁定技术能有效纠正"自我控制"认知偏差,从而消解儒家文化对消费的深度抑制,可为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
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即听话人会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去重新构建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或假设.据此,笔者探讨了认知语境与英语学习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而指出:优化英语认知语境,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掌握英语认知语境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评价是利用认知语境促进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从投资者认知偏误视角,研究提出了"上证"A股市场情绪的四维量表,系统整合了18个关键影响因素,形成中国证券市场情绪的关键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采用"上证"A股市场中15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12个理论因素按预期模式加载,形成了认知偏误、有限套利、交互传染和本土特性等四个维度,对认识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经济适用房政策无疑已经走入了歧途”。8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先生在其寓所接受采访时向《资本市场》记者发出感慨。  相似文献   
100.
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新视角——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凯南 《经济研究》2012,(2):133-145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