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3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263篇
经济学   132篇
综合类   20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94篇
农业经济   30篇
经济概况   2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一项新举措,本文从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深化学科服务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2.
职业倦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burnout"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服务性职业(如医生、教师等)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阐明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育人优势,发挥馆员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中心,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目的的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4.
21世纪国际间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把握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赢得了21世纪。图书馆也同样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验。未来图书馆的馆藏将是纸质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电子出版物,虚拟馆藏并存互补,且电子出版物不断增长;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共存互补,而数字化图书馆将由实验转入实用,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05.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师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职责,本文介绍了提高馆员的素质要求井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一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6.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在高校政治辅导员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本文对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顺机制、统筹规划和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对策,以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主观幸福感的相关问题,尤其在人口统计学方面年龄、性别、学历、职务的有无、伴侣的有无、及家庭背景方面的差异的探讨,以利于其自我认识和身心成长。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首先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及发展过程,其次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馆员自身素质发展,高校科研发展的需要。最后提出通过发挥图书馆联盟优势,深化学科馆员服务;满足Mooc需求,丰富学科馆员职能;创新学科馆员运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设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科馆员工作主动性五方面措施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09.
职业倦怠是一系列与工作情境有关的身体、情感以及心理上的综合症,易发生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给个体、组织、家庭、社会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是近30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作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却成为影响和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即从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心理入手,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这一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0.
现代社会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助人行业的辅导员群体中,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问题亟待解决。而针对性的对策建立在客观理性的原因分析基础之上。造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从客观上主要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辅导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高校对辅导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辅导员岗位的工作特点;主观方面主要是辅导员自身各方面的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