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49篇
工业经济   78篇
计划管理   278篇
经济学   448篇
综合类   57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52篇
贸易经济   304篇
农业经济   93篇
经济概况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研究了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评价结果与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投影模型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与区间型语言标度对应的术语指标矩阵,及方案综合属性值与决策者主观偏好值之间的投影模型,确定属性的权重,然后运用加权法得到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利用已有的可能度矩阵排序公式得到决策方案的排序。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2.
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指数FCI: 基于VAR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信息功能,经济学者们构造了金融形势指数FCI以反映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常规的FCI指数包括真实短期利率、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真实有效汇率指数和真实股权价格指数.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拓展了FCI指数的概念,考察了加入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息角色.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FCI指数可以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系;包含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对CPI通胀率具有更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4.
The Hannah-Kay [1977] generalized concentration index contains the well-known Herfindahl [1950]-Hirschman [1945] and the entropy indices as particular cases. In this papaer we show that the Hannah-Kay class can be regarded as a particular member of a generalized family of indices, which we refer to as self-weighted quasilinear means. We then show that among all self-weighted quasilinear means the Hannah-Kay family is the only class of concentration indices which satisfies the replication principle, a requirement which states that an m-fold replication of the industry, firm by firm, will multiply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by the factor 1/m.The refereeing process of this paper was handled through N.R. Adam.We are grateful to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their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25.
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采用四象限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方法,从理论、实证和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房价与地价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和政府供地方式的转变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并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理顺地价和房价形成机制等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决定地价,长期内二者相互影响。与协议出让方式相比,土地招拍挂出让通过促进土地市场的买方竞争、降低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垄断性,在显化土地价格的同时,降低了地价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6.
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相互影响的,但不同的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能力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有少数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有很强的影响能力,而大多数股票的这种影响能力很小。此外,单个股票价格波动时引起其他股票价格涨、跌的能力一般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7.
差价补偿策略,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种企业间竞争策略。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对消费者承诺差价补偿,即是向竞争对手发出了一种不打价格战的可置信的威胁信号,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差价补偿策略会影响消费者行为,改变消费者预期,最终促使市场竞争向着企业有利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差价补偿策略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企业采用差价补偿策略的原因以及竞争双方博弈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28.
Summary. For Bertrand duopoly with linear costs, we establish via a single (counter-)example that: (i) A new monoton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rms' profit functions may lead to the supermodularity of transformed profits when the standard log an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s both fail to do so, and (ii) Topkis's notion of critical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monotonicity of a Bertrand firm's best-reply correspondence cannot be extended to rely only on positive unit costs. Received: January 16, 2001; revised version: March 20, 2002 RID="*" ID="*" This work was completed while the first author was visiting the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uring Spring 2000. Their financial support and stimulating research environment are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Correspondence to: R. Amir  相似文献   
29.
曹金兰 《时代经贸》2006,4(9):18-18,21
旅行社是旅游产品设计、组织和销售的渠道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旅行社对旅游业具有重要影响,旅行社之间的价格竞争日益严重,盈利率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旅行社进入我国、针对我国旅行社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博弈角度分析旅行社的价格竞争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0.
We show that the many unusual features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government choosing regulations to maximize a standard type of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se regulations are equivalent to imposing explicit taxes on business and interest income, yet should be much easier to enforce. The observed implicit tax rates are broadly in line with those observed in other countries. The theory also forecasts, however, that China will face increasing incentives over time to shift to explicit tax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