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67篇
经济学   123篇
综合类   62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71篇
经济概况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31.
32.
杜萌 《北方经贸》2013,(6):33-35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这对河南来讲无疑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审视分析河南省情,人力资源丰富虽然是河南省的优势,但是却处于人才劣势,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因此,解决好人才发展问题已成为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前提。其对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河南省人才库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3.
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蕊  韩晶 《特区经济》2006,(1):273-274
本文首先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是被动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导源于金融的自由化。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可德 《特区经济》2006,(6):265-266
区域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动力,高新技术开发区则是区域不断创新的极点与载体。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各主体对区域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自身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5.
浅谈香港地区高校“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港地区高校“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它包括七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德、智、体、群、美、事、情,并通过正规教育课程、互通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的教育实践来实现其七个方面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侧重于从心理入手,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对于我国内地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认为:生态系统结构不完善,生产力和经济功能低下。据此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提高其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长三角16座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16城市在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上存在差距,在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上可分为五类,其中上海、杭州的消费水平最高。文章还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8.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能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9.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村,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它们大都遇到了继续发展的瓶颈。针对最近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对珠三角地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0.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