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财政金融   373篇
工业经济   155篇
计划管理   753篇
经济学   653篇
综合类   342篇
运输经济   66篇
旅游经济   75篇
贸易经济   360篇
农业经济   121篇
经济概况   2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文章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运用的现状,找出现金流量表运用中存在的4个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2.
冯爱元 《价值工程》2011,30(6):92-94
本文根据国家信息化的背景,指出电力系统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工作的历程,比较了实行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前后给保护工作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方面的、渐进的。仔细的体验、理解这种变化,这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电力信息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思考。认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在纵向深度、横向宽度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电力系统信息化也是智能化的前提与基础。另外,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要与其它行业的信息化结合、比较的过程中发展。  相似文献   
133.
黄超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9):106-107,113
项目资金管理系统是西津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文章阐述了项目资金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设计理论基础、技术构架、开发要求、环境设计及备份设计,并着重阐述功能构架的设计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34.
135.
唐剑  贾秀兰 《财经科学》2011,(1):109-116
本文以巴泽尔产权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产权属性,指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破坏的制度经济学根源,并提出以关联博弈为基础健全社会声誉机制,规范利益博弈强势方的开发行为,基于产业发展的三大维度原则,构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36.
文章考察在生态足迹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的变动关系,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形成"资源诅咒"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有条件的技术进步推动型特征,但是却忽略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8.
全球流动空间中的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学广  李贵才 《经济地理》2011,31(10):1630-1637
代世界城市网络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和全球城市等相关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其理论发展以城市间关系的研究为重点,突破了传统世界城市研究中实证数据的局限,打破了等级观念在城市间关系研究中的垄断地位,凸显了城市间建立联系并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理论适应全球化经济时代城市间关系演变的需求,以关系视角替代结构视角推动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以“流动空间”替代“地方空间”作为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以“中心流动理论”替代“中心地方理论”来解释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推动了本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基于上述对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梳理,认为我国的相关领域研究可以从城市间关系的转变、城市研究视角的转变、城市策略的转变和城市职能的转变等方面取得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9.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梅  杨德才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06-113,128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40.
刘伟  李琳 《技术经济》2011,30(12):70-74,80
以要素禀赋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作用于我国内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钻石模型框架,建立了区域产业转移中影响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各要素(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和资本等)流动与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要素流动与演化的不同路径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各要素流动与演化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强度呈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