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48篇
工业经济   85篇
计划管理   556篇
经济学   1170篇
综合类   218篇
运输经济   42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306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71.
财政赤字风险将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降低资本的效率和减少储蓄 ,危害物价稳定 ,引起各经济主体对赤字的路径依赖并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风险收益。评价和选择财政赤字政策时 ,必须比较赤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 ,以获取财政赤字风险净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2.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二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73.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and developments of Hungarian banking sector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from a centralized economy to a market-oriented system. The paper identifies that early reorganization initiatives, flexible approaches to privatization, and liberal policies towards foreign banks’ involvement with the domestic institutions helped to build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increasingly efficient banking system. Foreign banks and banks with higher foreign bank ownership involvement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4.
ERP实施绩效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ERP实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决定ERP实施绩效的因素以及ERP实施效果评价标准等方面对ERP实施绩效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简评,并根据这些文献构建了ERP实施绩效的研究模型,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5.
中国金融市场分割问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金融体系中另一个潜在的缺陷,资本的低效率使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金融理论告诉我们分割的金融市场是阻碍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因,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我国金融市场分割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6.
研究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揭示资本市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以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对投资增长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并导致其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微弱。造成我国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是上市公司绩效的非稳定性和经营非持续性。因此,要实现我国资本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功能,必须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稳定性和经营持续性。  相似文献   
77.
以“逆差 顺差”为特点的美国国际收支结构是很难长期持续的,美国经常项目很可能会经历趋向平衡的调整过程。由于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对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金融市场的行政分割、金融资源结构及流向的不合理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应该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积极主动地调整目前失衡的国际收支结构以应对美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可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8.
本文旨在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台湾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国内可转债分拆的交易框架和定价设计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其次,阐述可转债分拆的交易结构与理论定价;再次,介绍台湾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现实定价与法律框架;最后,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提出国内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制度设计框架,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Mary E. Barth 《Abacus》2018,54(1):66-78
Research offers insights that, if heeded and built upon, could improve financial reporting,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a more prosperous society. In particular, research suggests improvement could stem from greater use of fair value; a performance statement designed to reveal the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changes in fair value; better information to help investors assess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assets;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risk and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that is unbiased, rather than conservative; acceptance of a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ogether with a determination of how much earnings management is acceptable; and a financial reporting package designed to convey information users need, which presumably is broader than today's financial statements.  相似文献   
80.
周弘  张成思  何启志 《金融研究》2018,460(10):55-71
本文基于金融约束视角,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并运用门限回归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居民资产配置效率的门限效应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流动性约束、房产持有及商业资产持有三个角度分析居民面临的金融约束,居民资产配置效率的非对称门限效应在不同样本中都显著存在。居民持有资产的风险水平越高,带来的投资收益增量部分越低。同时,持有房产在缓解居民金融约束的同时,资产风险增加对于居民资产配置收益的促进作用仍然下降,受流动性约束影响低的居民以及持有商业资产的居民均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配置收益。在不改变金融约束的框架下,以商业性资产替代房产作为主要资产种类能够从微观层面增强经济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