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8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434篇
财政金融   654篇
工业经济   1200篇
计划管理   2932篇
经济学   3598篇
综合类   2611篇
运输经济   107篇
旅游经济   609篇
贸易经济   2357篇
农业经济   2250篇
经济概况   301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1332篇
  2013年   1360篇
  2012年   1778篇
  2011年   2012篇
  2010年   1475篇
  2009年   1293篇
  2008年   1587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087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鸿 《特区经济》2021,(2):90-92
新冠疫情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觉醒,体育产业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体育产业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体育消费、体育产品中小企业、体育赛事几个方面阐述了疫情以来体育产业受到的阻碍。凡事都有两面性,疫情也为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线上+线下"融合、新兴产业的崛起、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都因为疫情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后疫情时代,政府应该推出新的政策与措施鼓励体育产业发展,市场则应该抓住机遇实现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通过与新兴产业、互联网等的结合,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民环境偏好的增强,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变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政策变迁历程的梳理,可以探析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变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适应人民群众环境偏好变化为逻辑起点,并不断通过体制改革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和改善环境治理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体制的变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环境偏好变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增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保障、以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6.
着眼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新环境,我们要转变视角,致力于探索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需要引进一些创新性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论文主要基于关心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角度,对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经济》2021,(3):95-97
财务风险是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财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预测企业在中短期内的财务风险,为企业敲响警钟。以造纸业上市公司冠豪高新为例,选取近五年财务杠杆系数为风险指标,建立GM(1,1)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公司短期内财务风险呈下降趋势,调查发现这主要得益于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营销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从时序范围看,2011—2016年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的均值为1. 006,但从2015年起进入下滑态势,说明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率已经达到有效水平,但在扩大森林公园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空间差异角度看,只有浙江与安徽两省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分别为0. 851和0. 871),其余各省(市)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说明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制约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加大技术投入,促成交流合作机制,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等,对提高区域森林公园生态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uses data at the trading day frequency and the method of local projections to quantify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U.S. airline stock prices to a COVID-19 shock. We show that airline stock prices decline immediately by 0.1 percentage point in response to a 1% COVID-19 shock.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the shock persists beyond the day on which it occurs, with most airline stock prices falling by as much as 0.6 percentage points after fifteen days. This negative response of airline stock prices to a COVID-19 shock is not explained by a COVID-19-induced increase in airlines’ variable costs, but rather by a COVID-19-induced decrease in air travel, which, in turn decreases revenues, profitability, and stock prices of U.S. airlines.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Solow paradox” in China using the Annual Surve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atabase and the China Customs Records dataset from 1998 to 2007. We find that China likely fell into the Solow paradox in the period 1998–2002, bu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enterprises has achieved rapid growth since 2003.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s the key reason for China to overcome the Solow paradox, that is, input tariff reduc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productivity of ICT firms. A series of validity and robustness checks confirmed the results.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input liberalization promotes the productivity of ICT firms through optimizing factor structure, importing more and high-quality inputs, and increas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strong empirical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overcome the Solow paradox through trade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