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财政金融   120篇
工业经济   262篇
计划管理   1387篇
经济学   1112篇
综合类   529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52篇
贸易经济   734篇
农业经济   379篇
经济概况   74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 公园绿地在降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公园绿地布局以 减缓热岛效应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 区,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城市热岛情况及公园 绿地布局现状,采用P-中值模型结合城市用地规划确定公园 绿地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福州市主城区的整体温度偏 高,其热岛范围达城市总面积的11.78%;2)共提取福州市主 城区公园绿地47个,总面积为11.11km2,占主城区总面积 的4.47%,公园绿地布局总体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3)利用 P-中值模型对公园绿地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18个公园绿 地需要优化,其中包括福州动物园、环南公园等12个一级优化 公园绿地,以及屏山公园、琴亭湖公园等6个二级优化公园绿 地;4)结合福州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得到50个潜在公园绿 地建设点,主要集中于城门镇、盖山镇及新店镇。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化进程带来如城市内涝等诸多环境问题,使得 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成为热点。城市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 的一个重要类型,既是住区居民重要的景观游憩场地,也是海 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海绵体,是兼具径流绩效和景观绩效 等综合绩效的复合设施。如何让雨水设施在发挥径流绩效的同 时兼具满足居民需求的景观绩效,是目前相关研究的难点和热 点。居民喜好度的研究是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优化提升 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联合分析法,遴选雨水收集、雨水转 输和雨水调蓄3个环节的源头减排雨水设施,模拟江南住区中 心绿地雨水设施场景收集居民评价,进行不同居民群体的设 施喜好度效用值相关性统计和住区绿地不同类型雨水设施效 用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并通过走访、文献查阅解析所得数 据,为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提升和低影响开发设计提 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与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严重依赖绿地自身及周边建成环境。针对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可达性分析的局限性,从可达性和吸引力双重视角出发,结合大连市老年人绿地活动调查数据,深入探究建成环境与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的统计学关联性。研究发现:与空间临近性相比,绿地实际可达性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绿地类型影响老年人的使用频率,社区公园和游园是高频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高品质的绿地环境、与居住用地相混合、临近生活性街道,以及周边多样化网点布局,均可正向调节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为营造老年友好型绿地,从空间配置、场所塑造、路径可达和功能诱发4个方面,提出结构化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9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引,要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绿色竞争力,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契合。论文建立了生态文明目标行动导向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逻辑分析框架,提出了实践路径。具体来说,就是以生态安全为底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特征,以生态与产业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体系、绿色消费模式为核心内容,以绿色金融、考核评估和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决策过程复杂烦琐、难度较大,明晰决策主体构成、合理配置决策权是实现决策有效性的关键着力点。利用2-模网络分析方法,从整体视角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绿色改造项目的影响力,进而明确决策主体结构化组成;然后基于局部视角,以决策主体为权利载体实现决策权可视化,探明决策权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下的特征演变规律,提出决策权配置新思路。研究表明:社区自治组织、改造区域业主及政府部门构成决策核心主体;随着决策过程的推进,控制决策权由核心主体向决策参与主体发生动态转移和分散,从而使决策过程趋向民主、客观及合理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决策权配置框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措施以保证决策权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996.
选择2006~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熵值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会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单一的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现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相结合的模式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此,应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发展成效;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合理进行污染治理投资;制定适宜环境规制政策,结合考虑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土地产权趋于稳定将强化农户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而激励农户改进农业生产行为,但这种激励具有情景依赖性:由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因此而改进农业生产行为。采用2018年广东省“千村调研”数据,分析确权颁证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虽然赋予农户实现农地价值的剩余权,但能否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获益能力和收益本身的效用。如果农户缺乏实现农业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低收入农户),即使土地产权趋向稳定,也难以产生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动力;如果实现农地价值的最优方式是“他用”而非“自用”,即使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超额利润,农户也不会积极采纳;如果农户具有实现农业超额利润的能力(高收入农户)和预期(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则确权颁证会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促进有着情景依赖性,因而,在农地确权颁证的同时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产权稳定和流转稳定的双重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施行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998.
满岩 《价格月刊》2020,(2):84-89
先进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目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出现集群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能力不强、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利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等问题。应采取给予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强化先进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措施,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9.
选择"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动态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4个细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脉冲响应比较研究,探究其双向互促性、行业异质性及长短期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虽然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互促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拉动力强劲。但无论辅助联动式或价值链嵌入式生产性服务,都只是短期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难以构成高端服务能力和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其长期匹配及推动作用较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程度不高,导致装备制造业对其拉动作用不明显,二者互动关联性较弱。不同互动机理及动态匹配方式下细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应差异性显著。装备制造业来自于自身内部的信息变动影响显著。应加强装备制造业创新投资引资、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促使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效率,以促进沿线省域两大产业高层级耦合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张诗健  邓伟  黄荣 《江苏商论》2020,(4):99-102,106
近年来,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吸引下,中国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许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人才匮乏、融资困难、专利维权效益不高和舆论环境出现偏差等系列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提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加强金融财税支持、强化人才保障、推动研发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政策建议,以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