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5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财政金融   343篇
工业经济   1111篇
计划管理   2347篇
经济学   1447篇
综合类   896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70篇
贸易经济   923篇
农业经济   361篇
经济概况   10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可能成为控制权争夺目标的公司会具备什么样的财务特征、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差,债务比率越高,当年具有增发或配股资格,产权的可转让性越低,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和终极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时,其控制权被争夺的可能性也越高.  相似文献   
72.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能值分析方法可同时定量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因而对合理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江苏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近20年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实现江苏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建筑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晨钢 《基建优化》2007,28(3):52-54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理论将为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提供良好的思路.文章在分析循环经济理论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循环经济理论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意义,并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出新时期我国建筑节能对策.  相似文献   
74.
文章对多年来在民用建筑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运行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在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及所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算会计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的不断深化,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也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面临着如何作进一步的改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探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改进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核算和管理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6.
公权的特有属性决定其总会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应该从伦理层面寻找新的更深层次的救治途径。公权伦理建设有益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普遍正当性的实现,公权伦理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法的意义上的权利关系伦理、公权运行中的伦理、公权制度伦理、公权行使主体道德建设、执政党政治伦理道德建设和公权道德规范等。公权伦理研究和建构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探索公权运行规律和公权伦理建设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7.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时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刺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78.
油价上涨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引发了经济危机、加重了西方国家的财政负担和生产成本、加大了非产油国家的进口成本。高油价也给航空、速递等一些运输行业造成沉重负担,油价上涨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油价不断上涨促使各国调整能源结构,高油价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腐败、暴力冲突、战争等。油价上涨要求中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多元化能源战略,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加强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9.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s a lens for comparing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support upon police perceptions of discretionary power and employee engagement, across three countries. A survey-based, self-report process collected data from 193 police officers in Australia, 588 from the USA, and 249 from Malt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The findings suggest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anagement support context across the three countries,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discretionary power. Across the three countries, police perceived relatively poor satisfaction with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upport and only some engagement levels. However, USA police perceived significantly more discretionary power than the other country sampl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greater clarity about the link between management support, discretionary power and engagement for the police officers. Since employee engagement likely affects policing outcom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or management support of police officers could negatively affect the provided service. Potential strategies to enhance police engagement include (a) training police managers about how to manage so as to promote greater engagement, and (b) modifying police manager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line with achieving better police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80.
计建仁  诸吉祥  邹捷  陈华  陈达强 《物流技术》2020,(4):100-106,124
通过梳理电力物资“最后一公里”供应中的管控痛点与相关工作现状,提出了需求信息快速传导、跨部门关键业务协同和专业业务数据壁垒破除的工作思路,由此形成“依托信息化管控平台,消除业扩配套项目物资供应管理全过程中各专业间的数据壁垒,推进各关键业务环节的智慧决策,开展物资供应储备的精准化管理与末端配送的主动式服务”的电力物资“最后一公里”供应创新模式,并论述了该模式的管控体系构建和智慧管控平台的关键决策技术与方法,余杭公司实践情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电力物资“最后一公里”供应效率、保障业扩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